[发明专利]一种絮凝沉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334.6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喆;匡亚莉;王光辉;王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沉降 方法 装置 | ||
一种絮凝沉降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凝聚剂贮槽、凝聚剂计量泵、与原水相连的自吸泵、射流泵、絮凝剂计量泵、絮凝剂贮槽和絮凝沉降槽,凝聚剂与原水在自吸泵和管道c中混合后进入射流泵的工作流体入口,絮凝剂贮槽配制好浓度的絮凝剂经管道d进入射流泵的吸入口,在射流泵中充分混合后,经管道e送入絮凝沉降槽体的切向入料管;加药原水沿螺旋隔板形成的螺旋流道向下流动,形成大的絮凝体沉降到底流收集斗中,溢流水由中心管向上流动,经中心管上锥斗进入絮凝沉降槽体上部,部分未沉降的絮体进一步沉降到大倾角隔板上,并沿隔板向下流动,经旁通管进入絮凝沉降槽体下部的底流;澄清后的清水溢流进入溢流水收集槽中,再由溢流水管排出。沉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絮凝沉降方法及装置,尤其适用于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中的煤泥水絮凝沉降。
背景技术
煤泥水絮凝沉降是实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重要和必要环节。煤泥水中含有细粒煤及粘土类矿物等,粘土类矿物极易在水中分散成微细颗粒,与细粒煤相互作用形成难沉降的悬浊液。为了使水能够循环利用,现代选煤工艺一般都采用添加无机阳离子凝聚剂和高分子絮凝剂的办法,使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成大的絮体,从而促进煤泥水中固体物在煤泥浓缩机中的快速沉降。
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药剂因素,二是流体环境。合理选择和适量使用药剂是煤泥水能否絮凝的决定性因素,而合适的流体环境是形成大絮体并实现高效絮凝沉降的关键因素。絮凝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均表明,流体流动状态对颗粒的絮凝有重要影响,流体剪切速率、颗粒停留时间决定了絮体的成长特性,而这些参数又取决于絮凝过程的装备和工艺参数。因此,合理的工艺和装备对于煤泥水高效絮凝沉降是非常重要的。
现有煤泥水絮凝沉降工艺通常在管道中或混药桶中加药,而后通过管道输送进入煤泥浓缩机中心管,再经过布流装置进入浓缩机沉降区进行沉降。现有这种工艺和装备存在的较大缺点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絮体成长对流体环境的需求,管道或浓缩机中心管不能有效促进煤泥颗粒的絮凝并大,进而影响沉降效率,因此,现场浓缩机面积一般都较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沉降效率、节约成本、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絮凝沉降方法及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絮凝沉降装置包括凝聚剂贮槽、凝聚剂计量泵、与原水相连的自吸泵、射流泵、絮凝剂计量泵、絮凝剂贮槽和絮凝沉降槽,凝聚剂贮槽连接凝聚剂计量泵,自吸泵连接射流泵,絮凝剂贮槽连接絮凝剂计量泵,絮凝剂计量泵连接射流泵,射流泵的出口连接絮凝沉降槽的入口;所述的絮凝沉降槽包括絮凝沉降槽体、设在絮凝沉降槽体上的溢流水收集槽,溢流水收集槽的底流处设有溢流水管,絮凝沉降槽体内设有中心管上锥斗,中心管上锥斗下连有中心管,中心管上锥斗与中心管连接处设有大倾角隔板,大倾角隔板下角上方开有连通絮凝沉降槽体下部的旁通管,大倾角隔板下的絮凝沉降槽体内设有切向入料管和螺旋隔板,絮凝沉降槽体下部经法兰连接有底流收集斗,底流收集斗上连有底流管。
所述的大倾角隔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45°。
一种使用上所述装置的絮凝沉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待处理的原水经主管道a接入自吸泵的入料口,凝聚剂贮槽内配制好浓度的凝聚剂经管道b并入主管道a,其流量由凝聚剂计量泵控制;
b.凝聚剂与原水在自吸泵和管道c中混合后进入射流泵的工作流体入口,絮凝剂贮槽配制好浓度的絮凝剂经管道d进入射流泵的吸入口,其流量由絮凝剂计量泵控制;
c.混有凝聚剂的原水与絮凝剂在射流泵中充分混合后,经管道e送入絮凝沉降槽体的切向入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