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天线安装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472.4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禹;黄承海;金钟大;杰克·约瑟夫;玛丽亚拉·萨蒂什·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汽车研发中心(印度)有限公司;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2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印度海*** | 国省代码: | 印度;IN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天线 安装 单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天线安装单元。该车顶天线安装单元被安装在形成于车辆的车顶中的安装孔中并且固定天线。安装单元包括紧固件,该紧固件具有成型部分和插入到安装孔内的紧固部分。上盖通过注射成型而整体地接合于紧固件以包围成型部分的外周表面,并且上盖设置在车顶外部的上侧处。密封件介于车顶与上盖之间,并且在车顶的下侧处将固定螺母安装在插入到安装孔内的紧固部分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线安装单元,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线安装单元,即,该天线安装单元安装在车顶上并且具有减轻的重量且降低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天线被分类成手动型天线、玻璃型天线、微型天线等。在这些天线之中,因为手动型天线暴露于车辆外部,所以就外观而言,手动型天线是不利的,而玻璃型天线的缺陷在于其接收性能较差。因此,最近,已经将微型天线应用于车辆。
微型天线具有更小的外部形状,因此,即使微型天线暴露于车辆的外部,其外观也不受影响,并且微型天线包括用于放大信号的电路板,由此与玻璃型天线相比较,改善了接收性能。微型天线利用天线安装单元而被安装在车顶上,该天线安装单元包括底部、盖、多个保持件以及多个螺栓和螺母。
然而,问题在于相关技术中用于车辆的天线安装单元具有复杂的组成元件并且由此降低了组件性能,并且增加了天线安装单元的制造成本。此外,问题还在于,由于各个组成元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因此增加了天线安装单元的重量,并且当螺母被紧固时,由于发生了扭转扭矩,所以天线不能被固定在车顶上。
该部分中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并不构成已为该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经获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线安装单元,其中紧固件和上盖被整合到天线安装单元中,因此,将上盖更为稳定地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上,并且减轻了重量且降低其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线安装单元,该天线安装单元安装在安装孔中,而安装孔形成在车辆的车顶中,并且该天线安装单元被构造为固定天线。该天线安装单元可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具有成型部分(molding portion,模制部分)和插入到安装孔内的紧固部分;上盖,上盖整体地接合于紧固件,以包围成型部分的外周表面,并且上盖设置在车顶外部的上侧处;密封件,密封件介于车顶与上盖之间;以及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在车顶中的下侧处安装在插入到安装孔内的紧固部分上。
紧固件可具有至少一个接合槽(coupling groove)和至少一个扭矩槽(torquegroove),接合槽和扭矩槽围绕成型部分的外周表面整体地(integrally,一体地)形成。接合槽可形成为六面体形状,六面体形状包括设置在成型部分中的五个大致直面,该五个大致直面彼此垂直并且相邻于彼此,并且六面体形状具有设置在成型部分的外周处的一个开放式曲面(opened curved side,开放式弯曲侧)。接合槽可在成型部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基于紧固件的中心C而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两侧处。
扭矩槽可基于贯穿紧固件的中心C延伸的虚拟中心线L而设置在两侧处并且可彼此间隔开。此外,扭矩槽和接合槽可在成型部分的纵向方向上交替地形成以彼此间隔开。扭矩槽可基于紧固件的中心C而彼此相对地形成并且在成型部分的外周表面中沿径向方向形成。进一步地,扭矩槽可形成为五面体形状,五面体形状包括设置在成型部分中的四个大致直面,四个大致直面彼此垂直并且相邻于彼此,并且五面体形状具有设置在成型部分的外周处的一个开放式曲面。
可通过车螺纹工艺而将螺纹沿紧固部分的纵向方向形成在紧固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紧固件可由聚酰胺(PA)材料制成。上盖可由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ASA)材料制成。密封件可由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材料制成。固定螺母可由聚酰胺(PA)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汽车研发中心(印度)有限公司;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汽车研发中心(印度)有限公司;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