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钴-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057.0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江河清;刘真真;焦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G51/04;B82Y30/00;B01J27/24;C25B1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介孔碳 负载 氧化钴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钴-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Co-CoOx/NMC)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介孔碳是多孔碳材料的重要分支,是指孔径介于微孔和大孔之间,具有介孔结构的碳材料。介孔碳因其独特的介孔结构、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以及电传导性能等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及能源存储等领域。介孔碳材料与金属基纳米粒子、非金属元素等的复合,可进一步结合介孔碳材料与负载物质的双重优势,大大增强其在相关领域的性能,并进一步扩展介孔碳材料的应用范围。发展新型的介孔碳纳米材料及制备多种介孔碳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纳米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应用领域,介孔碳负载不同类型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的主要优点有:①介孔碳开放的孔道结构以及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获得高度分散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可获得热稳定及化学稳定的纳米催化剂,从而广泛应用于非均相催化领域;②经石墨化处理,介孔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及储放电子的能力,在催化反应基元步骤中具有高的电荷转移速率。这些特性赋予了介孔碳基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使其在电催化、燃料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孔碳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浸渍法、金属组分转移法和一锅法。浸渍法是最传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复合材料两相之间的结合力较差,金属活性组分极易团聚或流失;金属组分转移法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金属组分引入到介孔碳的骨架中,该方法能够获得稳定的结构,但是操作方法复杂,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一锅法是指将碳源、模板剂与金属前驱体充分混合,经高温焙烧、脱除模板从而得到含有金属组分的介孔碳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合成周期短,易于大规模生产。在一锅法中,选择合适的碳源和模板剂非常关键,增大碳源及模板剂与金属前驱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中金属组分的分散性、稳定性以及催化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钴-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Co-CoOx/NM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氮掺钴-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Co-CoOx/NMC),复合材料是 通过一锅法,在氨基化介孔聚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引入钴盐,热解后制备得到,其中Co-CoOx颗粒均匀地分散在介孔碳骨架上,其粒径为10~20nm。
所述氨基化介孔聚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引入钴盐是将3-氨基酚、乌洛托品、三嵌段共聚物模板剂F127(PEO-PPO-PEO)及氨水的水溶液在自组装形成氨基化介孔聚合物过程中加入钴盐,而后进行后续处理得到含钴的氨基化介孔聚合物;
具体为:向水中分别加入三嵌段共聚物F127、3-氨基酚、乌洛托品、钴盐和氨水,充分搅拌后,于油浴中冷凝回流并搅拌使之充分聚合后自然降温,沉降、水洗收集产物,而后真空干燥得到含钴的氨基化介孔聚合物。
所述含钴的氨基化介孔聚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每52ml水溶液中F127的加入量为0.24~0.27mmol,3-氨基酚的加入量为10~12mmol,乌洛托品的加入量为5~6mmol,氨水的加入量为15~20mmol,钴盐的加入量为0.2~1.2mmol。
一种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钴-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Co-CoOx/NMC)的制备方法:
(1)室温下,向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三嵌段共聚物F127、3-氨基酚、乌洛托品、钴盐和氨水,充分搅拌后,于油浴中冷凝回流并搅拌使之充分聚合后自然降温,沉降、水洗收集产物,而后真空干燥得到含钴的氨基化介孔聚合物;
(2)将上述获得的含钴的氨基化介孔聚合物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Ar气气氛中煅烧,自然降温后得到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钴-氧化钴纳米复合材料(Co-CoOx/NMC)。
所述每52ml水溶液中F127的加入量为0.24~0.27mmol,3-氨基酚的加入量为10~12mmol,乌洛托品的加入量为5~6mmol,氨水的加入量为15~20mmol,钴盐的加入量为0.2~1.2mmol;所述钴盐为六水硝酸钴。
所述油浴温度为60~100℃,时间为20~24h。
所述在高温管式炉内,于Ar气气氛下进行两步煅烧,300~400℃煅烧1~3h,而后再于600~800℃煅烧2~4h。
所述在高温管式炉内煅烧过程中均以1~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煅烧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