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060.2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32 | 分类号: | A61K36/232;A61K36/906;A61K9/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当归 配方 颗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国内以前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商品名及民间称呼还有免煎中药饮片、新饮片、精制饮片、饮料型饮片、科学中药等。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中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新医改和国家发布的《意见》都表明了我国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未来各方资金都将会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配方颗粒销售规模小、市场潜力大、主要生产企业均着手产能扩增,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188亿元。但目前提取方法落后,迄今为止,人们正在寻找一种有效的配方颗粒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
一种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当归洗净、烘干,并粉碎,放入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机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后超声逆流提取,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和滤渣,滤渣再重复超声逆流提取2-3次,且每次提取后再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25的清膏;醇沉24h,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时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清膏,减压真空干燥即得当归配方颗粒。
所述的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机为单级式6节管,其中1-2节为浸泡提取管,3-6节为超声提取管,加入为原药粉8倍量的50%乙醇水溶液在超声波功率为40-80KHz的室温条件下每次超声逆流提取30-45min。
所述的超声逆流提取后的合并滤液是在真空度0.85~0.95Mpa,60℃减压浓缩成1.05-1.25的清膏。
一种含有当归的植物组合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当归配方颗粒2份、慈竹笋18份、土羌活20份、黑色鳞毛蕨根25份、泡花子20份、涩草25份,当归配方颗粒为上述方法制备而得。
所述含有当归的植物组合物,制备方法步骤为:取上述除当归配方颗粒外其他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1.20,加入乙醇,搅拌,使含醇量按体积百分比计算达65-85%,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0-1.30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所得颗粒粉碎成干浸膏粉,加入当归配方颗粒和辅料,制成所需制剂。
所述含有当归的植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中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1-2h,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1-2h。
所述含有当归的植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90-110℃,出风温度为60-90℃,物料温度为60-90℃,雾化压力为0.2-0.5兆帕,喷雾速度为1-10ml/s。
所述含有当归的植物组合物在制备抑制人胚肾上皮HK-2C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慈竹笋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土羌活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根茎。黑色鳞毛蕨根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泡花子为山矾科植物黄牛奶树的树皮。涩草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的根。其余为药典品种。
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一般是水提,喷雾干燥,杂质多,服用量大,本发明提取的当归配方颗粒有效成分含量高;另外含有当归的植物组合物可以抑制人胚肾上皮HK-2C细胞增殖,减少人胚肾上皮HK-2C细胞的生长数目,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