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灌包机取单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064.0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灵;王铮;常东涛;贾乐乐;燕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4 | 分类号: | B65B4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包机 取单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取袋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灌包机取单袋机构。
背景技术
企业在进行散装物料灌包时,出于成本考虑,常使用无覆膜的包装袋,通常采用吸袋装置从供袋平台上吸取包装袋,由于常用的无覆膜包装袋透气性高,在采用真空负压吸袋时,难以成功吸取包装袋,同时包装袋之间往往会产生静电,导致包装袋之间会产生吸力,给包装袋的吸取动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很容易造成吸袋失败的问题,虽然大多数吸袋装置设有排出吸袋失败包装袋的部件,但是吸袋失败往往会破坏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袋准确且使用方便的自动灌包机取单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自动灌包机取单袋机构,包括两端翘起的底座,底座两端上均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连接有针刺结构;针刺结构交叉设置。
进一步地,一个动力机构上至少接有两个针刺结构;两个动力机构上的针刺结构形成双向交叉。
进一步地,相交叉的针刺结构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与针刺结构相对应的导向槽。
进一步地,动力机构通过连接块与针刺结构连接;底座上设有与连接块相配合的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自动灌包机取单袋机构包括两端翘起的底座,底座两端上均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连接有针刺结构,针刺结构交叉设置,底座两端翘起,动力机构和针刺结构随底座向底座中间倾斜,形成交叉,针刺结构通过动力机构推动向下刺出将包装袋刺穿,采用机械结构进行取袋,与常规的吸嘴取袋相比,取袋过程容易控制且取袋精确;一个动力机构上至少接有两个针刺结构,两个动力机构上的针刺结构形成双向交叉,设置至少两个针刺结构可形成双向交叉或多向交叉,便于进行取袋;动力机构通过连接块与针刺结构连接,底座上设有与连接块相配合的护板,连接块沿护板移动,使得针刺结构可平稳顺利下移;相交叉的针刺结构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便于将包装袋刺穿并挑起;底座上设有与针刺结构相对应的导向槽,限制针刺结构的尖端刺出的轨迹,提高取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自动灌包机取单袋机构,如图1-4所示,包括两端翘起的底座2,底座2两端上均设有动力机构1,动力机构1可采用气缸、液压缸,动力机构1上连接有针刺结构3;针刺结构3交叉设置即是相对应的针刺结构3交叉设置。一个动力机构1上至少接有两个针刺结构3,本实施例接有两个针刺结构3;两个动力机构1上的针刺结构3形成双向交叉。动力机构1通过连接块4与针刺结构3连接。底座2上设有与连接块4相配合的护板5。相交叉的针刺结构3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本实施例中形成夹角为120°。底座2上设有与针刺结构3相对应的导向槽6。
工作时,动力机构1处在原位,针刺结构3缩入到底座2内,需要进行取袋时,动力机构1启动,推动连接块4沿护板5下移,进而带动针刺结构3移动,针刺结构3底端伸出底座2并刺穿包装袋,刺穿包装袋后整个机构上移,针刺结构3将被刺穿的包装袋挑起,完成取袋;通过调整动力机构1的位置来调节针刺结构2伸出底座2的长度,来保证每次针刺动作挑起单个包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档案袋封口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料自动堆叠输送装置的物料堆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