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小麦协助红薯防治苗期地下虫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409.2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建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小麦 协助 红薯 防治 苗期 地下 虫害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小麦协助红薯防治苗期地下虫害的方法,属于红薯地下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小麦协助红薯防治苗期地下虫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一直是红薯生产的一大难题,红薯苗期的地下害虫有蝼蛄、小地老虎、金针虫和蛴螬,这些害虫在红薯的苗期或从地上,或从地下啃咬红薯苗,造成红薯死株缺苗,导致红薯田缺苗断垄。红薯是一种稀植的农作物,每亩密度通常只有2-3千株,如果田间缺苗很容易对红薯产量造成显著减产,所以,红薯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是红薯生产的重要课题。虽然近年来农药化工企业生产出了许多新的农药用以防治红薯的地下害虫,但是效果仍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地下害虫大发生的年份,仅仅在红薯上施用农药效果并不理想。开发新的红薯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红薯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红薯田间种植小麦,同时施用农药,更加有效地防止红薯地下害虫的技术措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小麦协助红薯防治苗期地下虫害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红薯定植前在红薯的垄沟内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定植红薯,小麦与红薯植株的距离为10-15cm;
(2)小麦播种前进行杀虫剂包衣处理;
(3)定植成活后在红薯和小麦植株上喷淋杀虫剂;
(4)当红薯长到25cm高度时,用单子叶除草剂灭除小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作用在于,在红薯定植前播种小麦,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就能够分流地下害虫对红薯苗的危害,而且小麦的种子和幼苗与红薯一样,都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淋处理,成了地下害虫的毒饵,害虫一旦进食就能够毒杀致死,可以进一步减少地下害虫对红薯苗的危害,提高红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苗期在小麦和红薯的植株上喷淋杀虫剂是为了杀死在夜间出土,在地面上转移危害,啃食幼苗的小地老虎。小麦在红薯的田间与红薯的幼苗共生一段时间,待红薯苗长到25cm高以后,不容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时,再用单子叶除草剂对小麦进行化学灭除,使之不影响红薯中后期的生长。本发明防止红薯苗期地下害虫的原理在于分流害虫,分而治之。在红薯的田间增加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分散了地下害虫的取食目标,在分散的同时利用拌种和苗期喷淋的农药对害虫进行诱杀,形成了对田间红薯苗的多重保护,因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化学农药对红薯进行拌种或叶面喷施防治地下害虫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小麦协助红薯防治苗期地下虫害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红薯定植前在红薯的垄沟内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定植红薯,小麦与辣椒植株的距离为15cm;
(2)小麦播种前用吡虫啉杀虫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3)定植成活后在红薯和小麦植株上喷淋敌杀死杀虫剂;
(4)当红薯长到25cm高度时,用单子叶除草剂高效盖草能灭除小麦。
吡虫啉杀虫包衣剂可以杀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兼及苗期的地上害虫蚜虫和蓟马,而在苗期喷淋敌杀死是为了消灭在地面上转移危害的小地老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建,未经李家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