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压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460.3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顺;陈素婷;谢海龙;陈章伟;陈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顺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1/3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9 | 代理人: | 申率 |
地址: | 325105 浙江省温州市瓯北镇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压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有高压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主阀腔,所述主阀腔依次分为主阀进口腔、主阀中腔和主阀出口腔,所述主阀中腔内安装有一个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一个与导向套轴向移动配合的阀杯,所述阀杯的底部表面上设有主阀阀杯密封面,所述导向套的下方是位于所述主阀腔内的主阀座,所述主阀座上设有与所述主阀阀杯密封面一同构成主阀密封副的主阀阀座密封面,所述主阀阀座密封面的中央是连通主阀出口腔和主阀中腔的主阀孔,所述导向套的下端同所述主阀阀座密封面之间留有供介质通过的间距,所述阀杯的侧面下部设有连通阀杯内外的阻尼孔,所述阀体设有阀盖,所述阀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主体部分的顶部,封闭住阀体主体部分的上方敞口,所述阀盖上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和阀盖之间设有副阀腔,所述副阀腔依次分为副阀进口腔、副阀中腔和副阀出口腔,所述副阀进口腔与所述主阀中腔连通,所述副阀出口腔与所述主阀出口腔连通,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与其轴向移动配合的阀杆,阀杆的下端连接或用作副阀瓣,所述副阀出口腔和副阀中腔之间设有副阀座,所述副阀座上设有副阀阀座密封面,所述副阀阀座密封面的中央是连通副阀出口腔和副阀中腔的副阀孔,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副阀阀座密封面一同构成副阀密封副的副阀瓣密封面,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能够带动所述阀杆上下移动的电磁头,阀门开启时,电磁头通电带动阀杆向上移动,打开副阀密封副,使主阀中腔与主阀出口腔经副阀腔连通,主阀中腔的压力下降,进而使阀杯在主阀进口腔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开启主阀密封副,使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关闭阀门时,电磁头断电,阀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下移,关闭副阀密封副,切断经副阀腔的介质通道,主阀进口腔介质经阀杯上的阻尼孔逐渐流入位于阀杯上方的主阀中腔,使阀杯上方的压力逐渐增大,直至推动阀杯向下移动关闭主阀密封副,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这种高压电磁阀缺陷是由于采用上装式阀杯结构,使得阀盖与阀体之间连接密封和阀盖导流通道与阀体导流通道之间连接密封难以同时达到要求,不仅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高,而且在介质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易于出现泄露,适应的介质压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压电磁阀,这种电磁阀密封性能好,有利于降低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适宜于更高的介质压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压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主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主阀体和安装在所述主阀体底部的阀盖组成,所述主阀腔依次分为主阀进口腔、主阀下腔、主阀中腔和主阀出口腔,所述主阀下腔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阀瓣,所述阀瓣的顶部设有朝上的阀瓣密封面,所述主阀中腔和主阀下腔之间设有主阀座,所述主阀座位于所述阀瓣的上方,所述主阀座上设有能够与所述阀瓣密封面形成主阀密封的朝下的主阀阀座密封面,所述主阀阀座密封面呈环形,其中间为连通所述主阀下腔和主阀中腔的主阀孔,所述主阀下腔的底部中间向下延伸出主阀底腔,所述主阀底腔的侧壁为垂直侧壁,所述阀瓣的外侧面呈柱形且与所述主阀底腔的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主阀体的上部设有副阀腔,所述副阀腔依次分为副阀进口腔、副阀中腔和副阀出口腔,所述副阀进口腔的进口端开口于所述主阀底腔且该开口位于所述阀瓣移动区间的下方,所述副阀出口腔的出口端开口于所述主阀中腔,所述副阀中腔和副阀出口腔之间设有副阀座,所述副阀座上设有朝上的副阀阀座密封面,所述副阀阀座密封面呈环形,其中间为连通所述副阀中腔和副阀出口腔的副阀孔,所述主阀体的上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副阀瓣,所述副阀瓣位于所述副阀座的上方,所述副阀瓣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副阀阀座密封面形成副阀密封的朝下的副阀瓣密封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下装式阀瓣结构,使得主阀体可以由顶部开口改为底部开口,通过底部开口装配阀体内的阀瓣等件,由此将阀盖与副阀腔分隔开来,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与副阀腔的密封互不相关,通过不同件间的密封实现,装配阀盖时无需同时实现阀盖与主阀体之间的连接密封和阀盖导流通道与主阀体导流通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消除实践中无法同时兼顾这两方面密封要求的技术难题,由此明显降低了相关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明显改善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的耐压能力,由此,本发明能够适应于远超出现有技术下同类高压阀门所适应的高压范围,且密封的可靠性得以明显提高,而副阀的设置不受阀盖的制约,有利于优化副阀构造,保证阀门启闭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主视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与图1对应的在侧视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顺,未经陈国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