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辊磨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602.6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佐伦;陈永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磨岷机联合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3099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磨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挤压领域,尤其涉及轧辊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橡胶行业和塑料行业其板材生产大多采用塑料(或橡胶)挤压机,加热融化后的胶状体从轧辊中滚压出来后形成厚薄不一的板材,这种塑料或者橡胶挤压机轧辊的材料硬度很高,并且直径较大,直径大多在φ500mm~φ1000mm左右,轧辊的总长度(包括安装轴承的轴颈和联轴器的连接段)在2米以上,该轧辊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一旦磨损后该轧辊的修复对塑料厂(橡胶厂)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机器的拆装和运输,以及联系专业厂家磨削都非常的麻烦,一般的外圆磨床还磨削不了,大多还只能送回挤压机生产厂家去修磨,费用高,周期长,停产损失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厂家都在琢磨这件事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轧辊磨削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轧辊磨削装置,包括磨头、设置在两侧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下方的轧辊,所述轧辊一端通过一压紧机构与上盖板板侧部连接,轧辊通过垂直滑轨以及水平滑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磨头为前后端双输出轴结构,包括一电机,电机两端分别通过金刚石砂轮连接顶轮。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螺钉、紧固螺母、顶持头以及压紧块,压紧螺钉穿透压紧块,通过紧固螺母调节,顶持头设置在压紧螺钉靠近轧辊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垂直滑轨包括一固定滑轨座,固定滑轨座上设有滑动燕尾座,还包括手轮,手轮通过一固定块与一调节丝杆连接,所述滑动燕尾座上设有一连接座,调节丝杆还与连接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通过调节螺母和弹性元件组成的连接件与调节丝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滑轨包括一底座板,底座板上设有伺服电机以及导轨,导轨内设有梯形丝杆,梯形丝杆与伺服电机连接,导轨上卡接有一水平滑台,水平滑台与梯形丝杆紧贴,在水平滑台上设有一发讯块,水平滑台移动极限端位置分别设有一发讯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通过结构上的改进,解决磨削装置安装问题,使得本发明安装更牢固。解决了轧辊太长问题,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一次安装就磨完轧辊外圆表面,使得压制出的板材品质优越于现有技术。解决轧辊由于质量重,转动过程中径向跳动较大,不容易磨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磨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垂直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水平滑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轧辊磨削装置,包括磨头2、设置在两侧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下方的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一端通过一压紧机构与上盖板板侧部连接,轧辊通过垂直滑轨以及水平滑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磨头2为前后端双输出轴结构,包括一电机10,电机10两端分别通过金刚石砂轮9连接顶轮8。其电机10为磨头专用电机,振动小噪音低,为前后端双输出轴,在前后端输出轴上皆安装有金刚石砂轮9及砂轮护罩,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保证一次安装就能完成这根轧辊外圆面总长上的磨削。设置有顶轮8,顶轮8下沿比金刚石砂轮9下沿仅仅高出0.02~0.04mm,当轧辊径向跳动过大时,顶轮8就会顶着磨头2向后退,以保证不将轧辊局部磨成深沟或者撞坏砂轮。
更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螺钉11、紧固螺母12、顶持头13以及压紧块14,压紧螺钉11穿透压紧块14,通过紧固螺母12调节,顶持头13设置在压紧螺钉靠近轧辊的一端。磨削前,将挤压机轧辊两侧的挡胶板取下,压紧机构安装在挡胶板位置,调节压紧螺钉11,压紧螺钉11的头部为顶持头13,并且为耐磨材料构造而成,如锡青铜等,顶持头13在轧辊上方两处将轧辊顶紧,锁死其紧固螺母12,轧辊下方一处为轧辊自身轴承座支撑,这3处顶紧的原理与车床的中心架结构相似,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轧辊的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磨岷机联合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磨岷机联合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