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N‑二烷基胺基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737.2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罗美明;贾磊;谢君瑶;高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95/096 | 分类号: | C07D295/096;C07D215/38;C07D295/205;C07C215/86;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胺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N-二烷基胺基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铁催化剂作用下以O-苯甲酰基-N,N-二烷基羟胺为胺化试剂与酚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制备N,N-二烷基胺基酚。
背景技术
N,N-二烷基胺基酚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染料、配体、医药等方面。传统制备N,N-二烷基胺基酚的方法包括卤代酚的胺解(J. Chem. Soc. B, 1970, 1742; Russ. J. Org. Chem., 2007, 43, 1092),氨基酚的N-烷基化(Iran. J. Sci. Technol., 1978, 7, 153),偶氮化合物在醛类存在下的还原(J. Am. Chem. Soc., 1941, 63, 751)等,这些方法需要先制备卤代酚、氨基酚等之后再转变为N,N-二烷基胺基酚,存在着反应步骤较多、条件苛刻、收率低、底物局限性高等缺陷。
直接从酚出发合成N,N-二烷基胺基酚的路线简捷、高效,但方法较少。
在三氟化硼的作用下,N-苯甲酰氧基哌啶与苯酚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邻位胺基化(J. Org. Chem. 1961, 26, 3013)。但是该反应在使用10倍当量的苯酚的情况下胺基化产物仍只有25%的收率,当苯酚的用量提高的20倍当量时,收率也仅仅达到32%。虽然该方法与本发明采用的胺化试剂相同,但采用的催化剂为三氟化硼至少需要等当量、反应温度高、苯酚用量大、收率低,并且底物仅局限于苯酚一例,不适合工业生产。
在奎宁类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偶氮二羧酸酯可以实现2-萘酚的邻位胺基化(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1147),但该方法得到的产物为肼类产物,而且催化剂昂贵,底物局限性高。
N,N-二取代肼与2-萘酚反应可以生成N上未取代的1-氨基-2-萘酚,而不能得到N,N-二烷基胺基萘酚(J. Am. Chem. Soc., 2008, 130, 5840)。
在醋酸和异丙苯溶剂中,吩噻嗪、吩恶嗪等胺类底物与酚发生氧化偶联反应可以实现酚的邻位胺基化,但反应温度较高,胺类底物仅局限于吩噻嗪、吩恶嗪类化合物(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4102),不适合制备N,N-二烷基胺基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O-苯甲酰基-N,N-二烷基羟胺与酚直接反应合成N,N-二烷基胺基酚的方法。该方法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所述的N,N-二烷基胺基酚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Ⅰ)
[所述的酚具有化学式(Ⅱ)的结构:
(Ⅱ)
[所述的O-苯甲酰基-N,N-二烷基羟胺具有化学式(Ⅲ)的结构:
(Ⅲ)
[化学式(Ⅰ)~(Ⅲ)中R1为H、烷基、烷氧基、卤素;或者为首尾各自连在芳环相邻碳原子上的烃基;O-苯甲酰基-N,N-二烷基羟胺(Ⅲ)中的R2R3N-为吗啉基、哌啶基、吡咯烷基、哌嗪基,或者R2、R3各自独立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
该制备方法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所述的催化剂为铁的盐或氧化物。
所述的O-苯甲酰基-N,N-二烷基羟胺与所述的酚的摩尔比为1:1~3:1,所述的催化剂与所述的酚的摩尔比为0.01:1~0.2:1。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5~100℃,更优选为25~40℃;所述的反应时间为0.2~6.0 h,优选为0.5~2.0 h,能够充分反应,以提高收率。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氯苯、对二甲苯、1,4-二氧六环、1,2-二氯乙烷、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等,优选为甲苯,可以更好的提高收率。
所述的有机溶剂的用量无特别严格的要求,能将原料充分分散溶解即可,一般2.0 mmol的酚原料溶剂用量为4.0 mL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淀粉状蛋白结合剂
- 下一篇:双氧醚双三唑锌配合物单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