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动烟罩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035.6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李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7 | 分类号: | F15B1/027;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换向阀 单向阀 活动烟罩 油箱连接 液控单向阀 液压缸 弹簧单向阀 控制系统 升降液压 液压泵组 液压控制系统 并列设置 上升动作 下降动作 无杆腔 蓄能器 杆腔 油箱 节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动烟罩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组,液压缸,电磁换向阀Ⅰ和Ⅱ,单向阀Ⅰ、Ⅱ、Ⅲ和Ⅳ,液控单向阀,带弹簧单向阀;其中与油箱连接的液压泵组通过单向阀Ⅰ与电磁换向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Ⅱ的P口分别连接;电磁换向阀Ⅰ的T口通过单向阀Ⅱ与油箱连接,其A口通过液控单向阀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电磁换向阀Ⅱ的T口通过单向阀Ⅲ与油箱连接,其A口与液控单向阀的X口连接;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并列设置的带弹簧单向阀和单向阀Ⅳ与油箱连接。本发明液压控制系统对于活动烟罩的上升动作由蓄能器提供动力,而下降动作只需依靠活动烟罩的自重来实现,具有结构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可靠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烟罩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于活动烟罩升降装置的控制。
背景技术
活动烟罩升降装置是转炉、AOD炉等炼钢炉炼钢过程中的关键辅助设备,其作用是使连接炉口上方的活动烟罩在吹炼与加料过程中,能作相应的升降运动。其目的是收集从炉口喷出的炉气及其燃烧产物,控制漏风缝隙面积的大小,回收煤气,减少烟气外泄。
目前活动烟罩升降装置主要采用电机卷扬和液压升降两种方式。前者结构复杂、设备重量大,且维修比较困难;而后者采用液压缸,通过链条起吊活动烟罩,结构较为简单,重量轻,可靠性较好,易维修,已得到大量应用。同时,液压升降有单个液压缸和四个液压缸同步两种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单液压缸控制活动烟罩升降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提高活动烟罩升降过程的稳定性,其具有结构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可靠节能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烟罩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组、单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Ⅱ、单向阀Ⅱ、单向阀Ⅲ、液控单向阀、液压缸,带弹簧单向阀,单向阀Ⅳ,它们之间通过阀块内油路通道及液压油管路连接,其中与油箱连接的液压泵组通过单向阀Ⅰ与电磁换向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Ⅱ的P口分别连接;电磁换向阀Ⅰ的T口通过单向阀Ⅱ与油箱连接,其A口通过液控单向阀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电磁换向阀Ⅱ的T口通过单向阀Ⅲ与油箱连接,其A口与液控单向阀的X口连接;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并列设置的带弹簧单向阀和单向阀Ⅳ与油箱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电磁换向阀Ⅰ和液控单向阀间的调速阀。
进一步,还包括通过单向阀Ⅰ与液压泵组连接的蓄能器和压力开关。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液压缸的无杆腔与其有杆腔及油箱连接的常闭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活动烟罩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当活动烟罩要上升时,相应的控制电磁换向阀Ⅰ得电,电磁换向阀Ⅱ失电;当活动烟罩要下降时,相应的控制电磁换向阀Ⅰ失电,电磁换向阀Ⅱ得电;当活动烟罩要停止在其有效行程内的任意位置时,相应的控制电磁换向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Ⅱ均失电。
进一步,还包括调节调速阀的流量,使活动烟罩的上升和下降速度可调。
进一步,检测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系统压力值和压力开关预设值并比较二者的数值;所述开关预设值包括预设低值和预设高值;当系统压力值降至压力开关预设低值时,液压泵组启动,为蓄能器补充压力油;当系统压力值升至压力开关预设高值时,液压泵组停机。
进一步,当液压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相应地控制常闭阀开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中活动烟罩的上升动作由蓄能器提供动力,而下降动作则是依靠其自重来实现的,具有结构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