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套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252.5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权;刘全利;焦如义;吕新昱;周号;张宝强;周广言;郭敏利;安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B29C35/08 | 分类号: | B29C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收缩套加热装置,属于管道设备领域。所述热收缩套加热装置包括:管状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内侧设置有红外加热器;主体框架两端均设置有多个挡风组件,主体框架任一端设置的多个挡风组件以主体框架的轴线为轴心圆周阵列排布;任一挡风组件包括挡风叶片,挡风叶片能够缩小主体框架端面开口的面积。本发明通过在热收缩套加热装置两端设置多个以主体框架的轴线为轴心圆周阵列排布的挡风组件,以该挡风组件来缩小主体框架端面开口的面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收缩套加热装置的两端与热收缩套之间存在空隙,在外部环境的空气流动较为剧烈时,该空隙会影响红外加热器对热收缩套的加热效果的问题。提高了热收缩套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收缩套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补口是两段输油或者输气管道焊接处的防腐结构,一般采用热收缩套作为补口材料。在施工时,可以将热收缩套包覆在管道焊接处,然后对该热收缩套的表面进行均匀加热,使热收缩套沿管道径向均匀收缩,同时热收缩套内层胶熔化,熔化后的胶体填充和包覆在管道上,形成牢固密封的管道外防腐层。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热收缩套加热装置,该热收缩套加热装置包括有管状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内侧设置有红外加热器,用于给热收缩套加热。该主体框架由多个片状的子框架构成。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红外加热器在加热收缩套时,需要与热收缩套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上述热收缩套加热装置包覆在热收缩套上加热热收缩套时,热收缩套加热装置的两端与热收缩套之间存在空隙,在外部环境的空气流动较为剧烈时,该空隙会影响红外加热器对热收缩套的加热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收缩套加热装置包覆在热收缩套上加热热收缩套时,热收缩套加热装置的两端与热收缩套之间存在空隙,在外部环境的空气流动较为剧烈时,该空隙会影响红外加热器对热收缩套的加热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收缩套加热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收缩套加热装置,所述热收缩套加热装置包括:
管状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侧设置有红外加热器;
所述主体框架两端均设置有多个挡风组件,所述主体框架任一端设置的多个挡风组件以所述主体框架的轴线为轴心圆周阵列排布;
任一所述挡风组件包括挡风叶片,所述挡风叶片能够缩小所述热收缩套加热装置与热收缩套之间的空隙,以缩小所述主体框架端面的面积,
任一所述挡风组件还包括:转轴和固定件,
所述挡风叶片与所述转轴连接;
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件旋转连接,所述转轴能够以所述转轴的轴线为轴旋转;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
所述挡风叶片为平面叶片且呈梯形,所述挡风叶片平行的两个边中,较长的边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挡风叶片平行的两个边中,较短的边呈内凹的弧形,
所述固定件包括块状体、支撑件、压缩弹簧和圆球;
所述转轴与所述块状体旋转连接;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块状体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
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抵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圆球上,使所述圆球处于所述环形槽中。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顶丝,所述顶丝与所述块状体螺纹连接;
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丝的一端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