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鞣花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0362.1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清明;郑双;王蔚婕;李亚男;李颖;钟海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鞣花酸类 化合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叶中的鞣花酸类物质提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鞣花酸类化 合物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别名茶籽树、油茶树,为山茶属茶科(Theaceae) 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等省份,是中国特有的纯 天然高级油料作物。油茶研究大多着眼于油茶仁、油茶粕、茶籽油、油茶壳或其种质资源,对 油茶叶的综合利用研究较少,每年四五月间打叶产生的大批落叶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油茶叶的开发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提高油茶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油茶主产区农 民的经济收入。油茶叶含有脂肪、蛋白质、还原糖、酸、氨基酸、茶皂素、叶绿素、联苄类化合 物以及鞣花酸类化合物等成分,其微量元素和VC含量高于一些常见水果。
油茶叶中的鞣花酸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物质,具有抗氧、抗自由基、抑 菌保鲜,防癌、防骨质疏松,清除亚硝酸盐等作用,特别是对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舌 及皮肤肿瘤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随着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人们对油茶叶鞣花酸类化合 物组份、其功效作用及利用价值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现有技术中普遍从油茶叶中提取 的鞣花酸类物质多属于混合物,多种化合物并存的状态,成分不明确杂质也比较多,不纯 净,不利于油茶叶提取物的广泛利用市场化。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鞣花酸类化合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 技术问题,其为一种新型的单一化合物,纯度高,成分明确,无任何杂质,属于首次从油茶叶 中提取并纯化得到,现有技术中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提高了鞣花酸类物 质的附加值,更利于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化应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鞣花酸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具有 易操作,简单方便,无需配备专业人员操作也可实现,节省人力物力,前后步骤衔接紧密,提 取操作条件温和,所需化学试剂便宜易得,通过特定的提取操作条件的摸索获得了一种新 型化合物,为后续提取制备提供了可参考的工艺路线,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叶提取物中的鞣花酸类化合物,该鞣花酸类化合物 的化学名称为5-甲氧基-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鞣花酸的一种 衍生物,分子量为536,化学结构式为: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这种化合物是首次从油茶叶中分离提取出来的,现有技术中 还没有过任何相关报道,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关于油茶叶的提取研究之所以这么受关注,是 因为油茶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还原糖、酸、氨基酸、茶皂素、叶绿素、联苄类化合物以及鞣 花酸类化合物等成分,其微量元素和VC含量也高于一些常见水果,更进一步的油茶叶中的 鞣化酸类物质含量丰富,鞣化酸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物质,具有抗氧、抗自由 基、抑菌保鲜,防癌、防骨质疏松,清除亚硝酸盐等作用,特别是对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 癌、舌及皮肤肿瘤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本发明提取出的这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鞣花酸 类化合物,其应用价值经过进一步开发研究会更具商业价值,值得更广泛的开发利用起来。
在本发明中,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该新型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的纯度可以达到 95%以上,更优可以达到98%以上,只有少量的杂质,得到的物质很纯,不像现有技术中大 部分是多种鞣花酸类物质形成的混合物,纯度高的单一物质相比于混合物,会更加提高其 应用价值。
本发明除了针对该新型的鞣花酸类化合物从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量等方 面予以确认,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油茶叶经过热提取、浓缩得到浓缩液,过D101大孔树脂吸附完成后,依次用 蒸馏水、20-30wt%乙醇、75-80wt%乙醇溶液洗脱;
(B)将采用75-80wt%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流动相采用二氯 甲烷-甲醇,每400-500mL为一个单位收集洗脱液;
(C)将收集的第2个单位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流动相采用二氯甲烷-甲醇,每 90-100mL为一个单位收集洗脱液,将第25-26单位的洗脱液合并后继续分离提取,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