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531.1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雷达 导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铆接装配,涉及一种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
背景技术
针对某型飞机,雷达罩上的滑轨安装在飞机导轨上,安装一般是通过人为测量尺寸,然后画线定位成品雷达罩导轨在飞机结构上的位置,调整好雷达罩导轨与雷达罩、机头设备支架之间的间隙,然后按照雷达罩导轨上的孔钻制到飞机结构上,这种方法称为画线法。使用传统的画线法铆接装配后的雷达罩导轨位置准确度低,不能满足产品的互换性要求,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飞机无法按照生产计划完成,影响了飞机按计划交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避免画线法制孔产生的孔位偏差,满足产品的装配要求,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包括:
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所述竖直钻模板1顶端与水平钻模板2一边连接;水平钻模板2两端在上表面铆接有定位角钢3、4,角钢3、4的端面尺寸按照飞机雷达罩左右导轨内侧型面之间的尺寸制造,角钢3、4外表面与雷达罩导轨内侧型面贴合,所述角钢3、4上与雷达罩左右导轨上的导孔对应位置开有定位孔;竖直钻模板1后表面的左侧螺接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上设有向后伸出的上下两根销9,所述销9顶在飞机已经铆接的Y150隔板表面,竖直钻模板1底端铆接有固定角钢7,固定角钢7的端面与飞机前起落架舱地板贴合。
进一步的,水平钻模板2两端在下表面铆接有角钢5。
再进一步,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的连接处用斜角钢8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装使用十分方便,易于操作者掌握,工装使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变得十分方便、准确,避免了没有工装人为定位雷达罩导轨时出现的偏差,保证了钻孔质量,满足雷达罩安装的要求,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有效地缩短了铆接装配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如图1、2、3所示,包括:
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所述竖直钻模板1顶端与水平钻模板2一边连接;水平钻模板2两端在上表面铆接有定位角钢3、4,角钢3、4的端面尺寸按照飞机雷达罩左右导轨内侧型面之间的尺寸制造,角钢3、4外表面与雷达罩导轨内侧型面贴合,所述角钢3、4上与雷达罩左右导轨上的导孔对应位置开有定位孔;竖直钻模板1后表面的左侧螺接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上设有向后伸出的上下两根销9,所述销9顶在飞机已经铆接的Y150隔板表面,竖直钻模板1底端铆接有固定角钢7,固定角钢7的端面与飞机前起落架舱地板贴合。
水平钻模板2两端在下表面铆接有角钢5用以辅助定位飞机雷达罩左右导轨的内侧型面。
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的连接处用斜角钢8固定,以加强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的连接。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附图1~3所示,该种飞机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的连接处用角钢8固定强化,水平钻模板2的两端在上表面安装角钢3、4,下表面安装角钢5。角钢3、4、5与竖直钻模板1和水平钻模板2使用铆钉12铆接在一起。角钢3、4、5的端面尺寸按照飞机雷达罩左右导轨内侧型面之间的尺寸制造,角钢3、4、5外表面与雷达罩导轨内侧型面贴合。竖直钻模板1的左端安装定位块6,安装使用的标准件是六角螺栓10、六角螺母11。定位块6与飞机已经铆接的Y150隔板定位在一起,定位块6的作用是飞机上定位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在飞机的Y向定位件(即左右方向的定位件)。竖直钻模板1的下端用铆钉12铆接角钢7,角钢7的端面时飞机前起落架舱地板贴合,用于在飞机上定位雷达罩导轨制孔工装Z向定位件(即高低方向的定位件)。然后将飞机雷达罩左右导轨内侧型面定位在角钢3、4、5的两端,按照雷达罩左右导轨上的导孔和角钢3、4的定位孔,用弹簧销定位在一起,这样就完成了所有定位,就可以按照雷达罩左右导轨上的导孔钻制出雷达罩左右导轨在飞机结构上的连接铆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