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整消化管道、呼吸管道表面黏液层屏障的组合配方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1132.7 申请日: 2016-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5663203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何松庆 申请(专利权)人: 何松庆
主分类号: A61K36/344 分类号: A61K36/344;A61P1/00;A61P11/00;A61P11/06;A61K31/19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调整 消化 管道 呼吸 表面 黏液 屏障 组合 配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材与氨基酸的组合配方,属于药品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大部分疾病发生在或发源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尤其以消化系统的炎症性 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 炎(chronicbronchitis)、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等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 全明确的疾病为甚。这些疾病由于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人们不能从根本 上来阻止或者延缓此类疾病病程的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 未完全明确的疾病。

医学免疫学认为,免疫系统对抗原识别与耐受发生异常,即对肠道正常栖息微生 物非正常识别产生免疫应答,引发该病。组织学与胚胎学则认为,肠黏膜通透性过高,导致 大量肠道抗原进入肠壁组织,引发了免疫系统长久的应答反应引发该疾病。

目前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以医学免疫学为主导,主要治疗措施是干预、抑制免疫 应答和炎症对肠道的损伤,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单克隆抗体、免疫抑制剂 等。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并且副作用大。

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支气管 哮喘(bronchialasthma)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学说林立,病因迄今尚未明了,治疗措施也 只能是对症治疗。

所以,对上述发生在或发源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病因的研究,找到发病原 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是医学界刻不容缓的任务。

发明内容

发明人以现代医学为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得出结论,消化管道和呼吸管道表面黏 液层屏障失调是引发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

消化系统的消化管、呼吸系统从口与鼻到细支气管是由杯状细胞等黏液细胞和黏 液腺分泌的黏液构成对疾病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即表面黏液层屏障。构建正常的消化管道、 呼吸管道表面黏液层屏障,阻止抗原接近、接触、粘附和进入消化管道、呼吸管道组织,从而 阻断异常免疫应答的发生,终止炎症、修复受损伤的组织是预防、治疗炎症性肠病、肠易激 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案。

如果说,对已经发生的免疫应答及炎症进行干预是扬汤止沸,那么本发明的组合 配方预防、治疗方案是釜底抽薪。

消化管道、呼吸管道表面黏液层是由消化管道、呼吸管道上皮杯状细胞等黏液细 胞、黏液腺分泌的黏蛋白组成。正常的消化管道、呼吸管道表面黏液层的功能是阻止微生物 包括病原微生物、正常栖息微生物、食源性抗原和吸入的抗原接近、接触、粘附和进入消化 管道、呼吸管道上皮,而对于“企图”穿越表面黏液层屏障的抗原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发挥粘 附与包裹的作用,避免异常免疫应答和炎症的发生。

消化管道、呼吸管道表面黏液层屏障会有一定的波动,导致少量的微生物性抗原、 食源性抗原和吸入性抗原穿越表面黏液层,接近、接触、粘附和进入消化管道、呼吸管道上 皮。这些穿越表面黏液层的抗原首先被消化管道、呼吸管道固有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 (PRRs)所识别并引发固有免疫应答以清除抗原。

当固有免疫应答不能清除抗原时,抗原会被抗原提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Μ φ)、树突状细胞(DC)等摄取、提呈而引发适应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清除进入消 化管道、呼吸管道组织的抗原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向消化管道、呼吸管道释放大量的分泌性 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lffA,slgA)。slgA释人消化管道、呼吸管道后可特异性地与抗原结 合,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和病毒,防止抗原接近、接触、粘附和进入上皮,从而达到免疫平衡。

消化管道、呼吸管道表面黏液层屏障的失调导致抗原大量接近、接触、粘附和进入 消化管道、呼吸管道组织,免疫系统无法及时清除抗原,从而免疫平衡被打破,引发异常免 疫应答和炎症,损伤消化管道、呼吸管道组织,这是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原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松庆,未经何松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