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莜麦蛋白粉制备莜麦降糖多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1509.9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石亚伟;焦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A61K38/01;A61P3/10;A23J3/14;A23J3/34;A23L33/18;A23L33/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丽娜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莜麦 蛋白粉 制备 多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莜麦蛋白粉制备莜麦降糖多肽的方法,将脱脂莜麦蛋白粉加入纯净水中,料液比为1:100‑500,用1M盐酸调pH值为1.0‑3.0,按E/S=1:50‑100加入胃蛋白酶,在37℃下酶解1‑4h,得到一次酶解液;将一次酶解液,用1M NaoH调pH值为7.0‑8.0,然后按E/S=1:50‑100分别加入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在37℃下酶解1‑4h,得到二次酶解液;将二次酶解液,加温至95℃,灭酶活15分钟,喷雾干燥,即得到含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水解活性的多肽。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莜麦降糖肽可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莜麦蛋白粉深加工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莜麦蛋白粉制备莜麦降糖多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莜麦,学名为裸燕麦,为我国特有的粮食作物,也是山西的特色小杂粮,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蛋白含量高出玉米75%,小麦66%,比籼大米、粳大米分别高105.3%和132.8%,莜麦水溶性膳食纤维是小麦的3.5倍,玉米的1.4倍,粳米的7.0倍。莜麦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诸如降血脂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控制和降低血糖、降低血压、促进儿童生长延缓老年人衰老的进程,同时预防直肠癌、胆结石和静脉曲张,提高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这些功效和莜麦独特的有效成分紧密相关,比如莜麦中亚油酸,芦丁以及人们提到较多的莜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莜麦的麸皮中)。
我国人民在长期食用莜麦的历史中发现,莜麦是一种非常好的药食同源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在作为糖尿病人的食品,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认为莜麦能在糖尿病人食疗起到很好保健作用的是其中的膳食纤维(莜麦粉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降糖、降脂作用,中国粮油学报,1998,13(4):37-39)。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试验,揭示与拜糖平一样,莜麦多糖和蛋白均可维持血清中甘油三脂含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莜麦多糖在降糖功效方面优于蛋白,但在改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上又差于莜麦蛋白与拜糖平。(莜麦中蛋白与多糖成分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影响比较,食品科技,2013,38(1):66-70)。和蛋白类产品相比,小分子量多肽产品,常常由于兼具多种生理功能比如抗氧化、降糖、降压、抑制癌症、抗菌等,加之相比蛋白吸收快,起效快等特点,成为开发的一个热点。
目前莜麦产品多属初级产品,大多只简单作为一种粮食作物的食品开发,如莜麦饼干,莜麦片等。在莜麦蛋白深度加工利用方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何利用莜麦开发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提升莜麦综合利用价值,延伸高附加值产业链,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莜麦蛋白粉制备莜麦降糖多肽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莜麦蛋白粉制备莜麦降糖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脱脂莜麦蛋白粉加入纯净水中,料液比为1:100-500,用1M盐酸调pH值为1.0-3.0,按E/S=1:50-100加入胃蛋白酶,在37℃下酶解1-4h,得到一次酶解液;
(2)、将步骤(1)得到的一次酶解液,用1M NaoH调pH值为7.0-8.0,然后按E/S=1:50-100分别加入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在37℃下酶解1-4h,得到二次酶解液;
(3)、将步骤(2)得到的二次酶解液,加温至95℃,灭酶活15分钟,喷雾干燥,即得到含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水解活性的多肽。
所述的胃蛋白酶的活力单位为3000-3500U/mg;弹性蛋白酶的活力单位为50U/mg;胰蛋白酶的活力单位为250U/mg;α-糜蛋白酶的活力单位为1200U/mg。
所述步骤(1),步骤(2)中的酶与蛋白底物的比例(E/S)优选为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