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混凝土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1909.X 申请日: 2016-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5778017B 公开(公告)日: 2018-07-13
发明(设计)人: 刘继鹏;闫芳;徐云博;赵红垒;陈庆丰;余兴华;李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C08F289/00 分类号: C08F289/00;C08F236/22;C08F220/64;C08F230/08;C08F236/08;C08F220/56;C08F8/36;C08K3/34;C04B24/16;C04B24/42;C04B103/30
代理公司: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代理人: 牟炳彦
地址: 451191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 减水剂 乳液 制备 板栗刺壳 改性栲胶 喷雾干燥 浓缩 浓缩液 烯烃类化合物 催化增效剂 水泥减水剂 亚硫酸氢钠 植物粉碎机 分散性能 恒温搅拌 环境友好 磺酸盐型 硅藻土 浸提液 乳化剂 悬浊液 增效剂 减水 水中 催化剂 淀粉 加热 过滤
【说明书】:

一种建筑混凝土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板栗刺壳用植物粉碎机粉碎,取板栗刺壳粉末及0.6g硅藻土,加入到水中,加热到40℃,恒温搅拌2h,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得到浸提液,滤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再在浓缩液中加入1.5g淀粉及lspan‑80,1000rpm下搅拌0.5h,得到形状均匀的乳液,将乳液再次浓缩,喷雾干燥得改性栲胶颗粒;向所得改性栲胶颗粒35g中加入烯烃类化合物、催化剂、水、催化增效剂A和乳化剂,于70~90℃反应1~3h,加入亚硫酸氢钠和增效剂B为于60~80℃反应2h,得到乳液再次浓缩,喷雾干燥得建筑混凝土减水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经该方法制得的多磺酸盐型水泥减水剂具有优良的减水及分散性能。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减水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减水剂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以木质素系为主的普通减水剂,该类减水剂多为粉状低引气性缓凝剂,具有微引气性,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冻融性能。但该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以芳香环为主,柔顺性较差。二是以萘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效减水剂,这类减水剂以绿色环保和较高的塑性受到亲耐。但萘系减水剂受分子结构的制约,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的保坍性能和掺量过大的问题。三是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这类减水剂具有超分散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发展迅猛。但其不耐硬水,会影响掺量。四是脂肪族磺酸盐类减水剂,其具有优良减水特性,其中磺酸基亲水性强,能提供强电荷,同时也能够耐硬水。脂肪族磺酸盐类减水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非萘系减

水剂之一,它是以丙酮、甲醛、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但多以单磺酸基和双磺酸基为主,其减水性能不佳,同时原料有污染,有刺激性气味,不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经该方法制得的多磺酸盐型水泥减水剂具有优良的减水及分散性能。

建筑减水剂由改性栲胶颗粒、烯烃类化合物、催化剂、催化增效剂A和乳化剂、亚硫酸氢钠、增效剂B,烯烃类化合物具有活性较强双键,与改性栲胶反应并在NaHSO3的作用下磺化后,制得多磺酸基的水溶性聚合物,多磺酸基能提供强电荷,能够伸展于水溶液中,形成有一定厚度的亲水性立体吸附层,从而在所吸附的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有一定厚度的亲水性立体吸附层更好的发挥其减水作用,还能够耐硬水。同时,所含有的烯烃可以增强空间位阻及分子柔顺性,当水泥颗粒靠近时,吸附层开始重叠,能够在水泥颗粒间产生空间位阻作用,重叠越多,空间位阻斥力越大,对水泥颗粒间凝聚作用的阻碍也越大,因而增强了水泥的分散性能。

一种建筑混凝土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板栗刺壳用植物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取200g板栗刺壳粉末及0.6g硅藻土,加入到300ml水中,加热到40℃,恒温搅拌2h,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得到浸提液,滤液进行浓缩,得固含量约为20%的浓缩液,再在浓缩液中加入1.5g淀粉及0.6mlspan-80,1000rpm下搅拌0.5h,得到形状均匀的乳液,将乳液再次浓缩,喷雾干燥得改性栲胶颗粒;

(2)向上述所得改性栲胶颗粒35g中加入烯烃类化合物5~10g、催化剂1~2g、水90~110g、催化增效剂A2~4g和乳化剂0.6g,于70~90℃反应1~3h,加入亚硫酸氢钠7~10g和增效剂B为0.4~0.8g于60~80℃反应2h,得到乳液再次浓缩,喷雾干燥得建筑混凝土减水剂。

其烯烃类化合物为吉法酯、亚麻油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戊二烯、丙烯酰胺、乙氧甲叉氰乙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过硫酸钾、N-环己基对甲苯磺酰胺、二氧化二聚环戊二烯、乙酸薄荷酯中的任意一种;催化增效剂A为D-环丝氨酸、四甲基乙二胺的任意一种;乳化剂为硅藻土、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任意一种;增效剂B为2-烯丙基环己酮、4-叔丁基环己醇、环拉酸钠、葡萄糖的任意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