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取用弹珠的弹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2005.9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福仲 |
主分类号: | F41B3/02 | 分类号: | F41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99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取用 弹珠 弹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取用弹珠的弹弓。
背景技术
弹弓是一种利用弹射力将弹珠快速射出的冷兵器或游戏工具。长期以来,存在不便携带和取用弹珠的问题。
2015年12月09日,专利公布公报公开了一名称为“一种弹弓”的授权专利,申请号为201520426150.9。该专利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柄、皮筋、弹兜和弹珠,手柄上连接两根皮筋,两根皮筋之间连接有弹兜,手柄上具有复数个凹槽,凹槽在与手柄垂直的方向上中空,凹槽的边缘具有弹性材料制得的凸缘,弹珠以可拆卸的方式嵌入凹槽中并外露于手柄外。该技术为方便拿取弹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由于弹珠属于圆滑的球体,且只能部分外露于手柄外,在实际应用时,很难用手指捏住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从弓把上取用弹珠的弹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便于取用弹珠的弹弓,包括弓把和对称设置在弓把上端两侧的左弓臂、右弓臂,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弓臂顶部和右弓臂顶部的左皮筋和右皮筋,弹兜设置在左皮筋和右皮筋的另一端之间,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弓把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布的若干个圆通孔一,所述圆通孔一的内径大于弹珠的直径,弓把的左端设有左弹性橡胶板,所述左弹性橡胶板上设有与圆通孔一对应的若干个圆通孔二,所述圆通孔二的内径小于圆通孔一的内径1mm,使弹珠不能通过圆通孔二从圆通孔一内自行脱出,弓把的右端设有右弹性橡胶板,所述右弹性橡胶板的左端设有与圆通孔一对应的、一体成型的若干条凸柱,所述凸柱的直径小于圆通孔一的内径,凸柱插入圆通孔一内,与凸柱对应的右弹性橡胶板的右端面设有便于确定凸柱位置的若干块圆形交叉纹斑块,在用手指摁压圆形交叉纹斑块时,通过凸柱能将弹珠从圆通孔一和圆通孔二内挤出。
所述的圆通孔二、凸柱的轴线和数量分别与圆通孔一的轴线和数量相同。
所述的左弹性橡胶板的右端部和右弹性橡胶板的左端部分别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在弓把的左端部和弓把的右端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便于从弓把上取用弹珠。
附图说明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弓臂,2-弓把,3-圆通孔二,4-凸柱,5-右弹性橡胶板,6-圆通孔一,7-弹珠,8-左弹性橡胶板,9-左弓臂,10-圆形交叉纹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图1-3所示,设计制造一种便于取用弹珠的弹弓,包括弓把2和对称设置在弓把2上端两侧的左弓臂9、右弓臂1,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弓臂9顶部和右弓臂1顶部的左皮筋和右皮筋,弹兜设置在左皮筋和右皮筋的另一端之间,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弓把2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布的9个圆通孔一6,圆通孔一6的内径大于弹珠7的直径,弓把2的左端设有左弹性橡胶板8,左弹性橡胶板8上设有与圆通孔一6对应的9个圆通孔二3,圆通孔二3的内径小于圆通孔一6的内径1mm,使弹珠7不能通过圆通孔二3从圆通孔一6内自行脱出,弓把2的右端设有右弹性橡胶板5,右弹性橡胶板5的左端设有与圆通孔一6对应的、一体成型的9条凸柱4,凸柱4的直径小于圆通孔一6的内径,凸柱4插入圆通孔一6内,与凸柱4对应的右弹性橡胶板5的右端面设有便于确定凸柱4位置的9块圆形交叉纹斑块10,在用手指摁压圆形交叉纹斑块10时,通过凸柱4能将弹珠7从圆通孔一6和圆通孔二3内挤出。
圆通孔二3、凸柱4的轴线和数量分别与圆通孔一6的轴线和数量相同。
左弹性橡胶板8的右端部和右弹性橡胶板5的左端部分别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在弓把2的左端部和弓把2的右端部。
本发明的工作情况是:携带弹珠时,将弹珠从圆通孔二依次塞入圆通孔一内;取用弹珠时,手指摁压圆形交叉纹斑块,即可将弹珠从圆通孔二内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福仲,未经罗福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