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板破片检测装置和基板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2476.X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任鹏;何恭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2F1/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片 检测 装置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破片检测装置和基板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背光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作为显示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电子产品中。
在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作为基板的玻璃需要进行镀膜处理,但是常因工艺或来料异常干扰而导致镀膜瑕疵,因此需要通过机械手臂送到配向膜干式返修机中祛除镀膜,以重新加工。在现有的配向膜干式返修机中,祛除镀膜后,再通过机械手臂将基板取出。现有制程中,在取出基板时未对基板进行破片检测。若此时基板已破片,机械手臂进入返修机无法正常取片,造成机械手臂与返修机内部发生碰撞,导致机械手臂损坏和设备内部损坏。严重影响了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生产成本。因此,现有的配向膜干式返修机结构急需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破片检测装置,能够在机械手臂抓取基板前进行破片检测,防止机械手臂与设备内部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检测装置的基板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破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输出元件,所述检测单元置于所述基板下方,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发射器及与所述光发射器相匹配的光接收器,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光接收器连接,用以输出检测结果;
所述基板破片检测装置工作过程中,所述光发射器发出光线,若所述基板完好,则光线传播过程中没有阻挡,光接收器接收到光线;若所述基板破片并下坠,则光线被所述基板下坠部分折射,使得所述光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线;所述输出元件根据光接收器接收光线情况,输出相应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单元中至少有两个检测单元的光路在基板上的投影相交。
其中,多个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上。
其中,所述光路与所述基板的边缘的夹角为θ,15°<θ<75°。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置于所述基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反射片反射后到达所述光接收器。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中所述反射片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相同位置。
其中,所述反射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片交错分布在所述基板相对两侧的下方,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到达所述光接收器。
其中,所述反射片的光损失率应小于5%。
其中,所述光发射器为激光发射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板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板破片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在基板下设置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检测基板是否破片,并通过输出元件输出检测结果,实现了对基板破片异常的检测,提高了基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基板破片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具有图1所述的基板破片检测装置光路示意图;
图2b是平行光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破片检测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基板破片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