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散热鞋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2531.5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成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散热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一种透气、散热鞋底。
背景技术
皮鞋透气、散热可以说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透气、散热关键在鞋底。无论是从事鞋业研发的还是生产的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鞋底不可能开孔,一是传统鞋底加工方式决定产品即使做出透气孔,成型后的取出则是个问题。二是即使鞋底侧墙勉强开了一些透气孔,也开不通透,需要二次加工,我们曾经见过侧墙开过孔的产品不仅透气孔较大,而且透气孔外露,很难看,消费者很难认可。
鞋底不能透气被普遍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引导鞋的研发者和生产者几乎不去考虑其它方面的可能性,阻碍了对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至今,皮鞋穿着者一直渴望能有这样即透气、散热又不影响美观的产品出现,但始终未解决成功的技术难题。鞋底透气、散热难觅新的成果。
本发明将避开传统思维,另辟蹊径,研发全新透气、散热鞋底,有效解决鞋底透气、散热以及鞋底外观美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底,特别是一种透气、散热、鞋底。其创意新颖,结构独特,有极好的透气、散热效果。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说明顺序只是为方便表达,不等于实际操作顺序)
前面讲过,传统鞋底开孔,受模具所限,产品成型后取不出来。针对这一 难题我们有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鞋底复合式。就是以鞋底透气孔所在部位为边际,把鞋底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开来制作,然后再将上下两部分合二而一即可,就不存在产品成型后取不出来的困境,
第二方案、要从鞋底模具说起,传统鞋底模具是把形成透气孔的钉设置在上膜板上,按照这种方法,鞋底成型后上模板脱模时设置在上面长度有几毫米的钉肯定会把产品损坏。所以,这条路行不通。我们转换思路;
1、把钉设置在下模板上,当上模板脱模时不受钉的影响。这时钉在下模上。由于产品处于高温较软状态,只要从产品中间一拉,就能比较顺利的把产品取出。
2、将模具两侧透气孔部位与模具中心线呈垂直打穿,再做两块可横向滑动的模块连接在模具两侧,滑动模块上设置相应的钉,钉的大小形状与打穿的透气孔吻合,长度刚好与鞋底侧墙厚度吻合。通过横向滑动可将透气孔堵死或打开。
3、将模具纵向沿中心线分开,采取分合式。
鞋底做成后,贴胶面用透气防水材料封牢,就形成透气防水鞋底。
(2),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透气、散热鞋底。
第一、由于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特殊方案,透气孔可以最小做到0.8mm(复合式方法可以做得更小,但没有必要),并隐藏在沟线内,实现鞋的外观的审美要求,这是用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
第二、新颖独特,操作比较简单。
第三、本发明方法可以轻易在鞋底侧墙根据需要开较多透气孔,透气孔可 大可小可多可少,透气散热面积大,满足透气材料的要求(尽可能大的透气面积),透气、散热效果好。
第四、以上两种方案可满足绝大多数成型底鞋材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透气、散热鞋底内底的仰视图;
图2是本发明透气、散热鞋底整体效果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方案一、复合式。
首先把鞋底分为上下两部分,以透气孔所在部位底部为边际把鞋底分为上下两部分。把上部分称为内底(内部只含有龙骨部分),下部分称为外底(前掌部位呈平面状,后掌部位可见部分龙骨)。
在内底边墙底部位由外向内开沟槽作为透气孔(11),沟槽尺寸高0.8mm-1mm,宽3mm。所有沟槽在内底底面呈相互贯通状,导致气体流通顺畅,透气散热性能好。沟槽不能太高太宽,太高形成的透气孔虽然透气效果好,但透气孔太明显,影响鞋整体美观,太宽会减小内底和外底的复合面,影响复合牢度,还影响侧墙的承重。设置沟槽点要避开内底龙骨所在位置。
沿内底外墙周边底沿切掉一角,切掉部分的尺寸高与透气孔沟槽(11)等同,进深1mm(12)。将内底和外底粘合后这被切掉的部位呈现的是一条沟线(12),巧妙地将透气孔(11)隐藏在里面,外部看不见(就好像我们平时常常看到通常有的鞋子鞋底侧墙有各种花纹和各种线条)。
内底龙骨底面纵向适当开有豁口,用以气体流通,豁口尺寸2mm×2mm为宜(13)。
在内底龙骨上方贴合面纵向适当开有豁口,用以气体流通,豁口尺寸2mm ×2mm为宜(图未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成,未经孙德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种植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5D立体鞋面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