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钠咸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2797.X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卢广荣;谢鸽平;徐芳;蒋宝泉;罗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卢广荣;谢鸽平;徐芳;蒋宝泉;罗金华 |
主分类号: | A23L27/40 | 分类号: | A23L27/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咸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咸味剂,尤其涉及一种低钠咸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理想盐摄入量为1.5~2.3g/d,多余的钠盐随尿液排出体外。吃盐过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生理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血压升高,吃盐越多血压越高,盐摄取量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医学共识。研究证明,每日盐摄入量减少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5g以下时才有明显降压效果。中国人均每日盐摄入量12g,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上限5g两倍,导致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3.3亿,处于正常血压高值又称临界高血压或边缘型高血压的人超过3亿,有6~7亿中国成年人血压不正常。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造成国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多年来中国政府以国家名义号召全民减盐,推荐国民人均每日盐摄入量能降低到6g以下。
但是,人类经过漫长进化过程形成对咸味的嗜好和依赖性根深蒂固,平均每日5~6g盐的菜肴和饮食淡然无味,难以入口。一百多年来,国内外以牺牲咸味为主导的全民减盐行动难于实现,见效低微。
目前,为了减少盐摄入量的技术,通常是用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等咸味剂替代25~30%氯化钠,生产氯化钠含量为70~75%的低钠盐,如再降低氯化钠比例,则难以稀释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的金属味和苦涩味,口感无法接受。
因此,寻找一种能高度掩蔽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的金属味和苦涩味的方法,就能大幅度降低低钠盐的氯化钠含量,制备含盐量≤45%的超级低钠盐,以目前中国人均每日盐摄入量10.7g计算,超级低钠盐能把消费者每日盐摄入量减少至4.3g以下,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盐摄入量≤5g的标准和中国政府推荐盐摄入量≤6g的全民减盐目标。
美国定义氯化钠含量≤30%的低钠盐为超低钠盐,并已使用咸味肽兑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等咸味剂生产出含盐量≤30%的超低钠盐,但咸味肽咸度低、生产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产量低、成本高达2.6美元/g。据消息披露,目前用之生产的超低钠盐仅使用于制备航天、航空、特种部队专用食品,并作为白宫礼品赠送到访的各国政要皇室。
美国研究者发现食物中添加天然香料可减少盐摄入量,赖氨酸可减少氯化钾的苦涩味,中国人用各种作料烹调菜肴的传统技艺也有助于寻找掩蔽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的金属味和苦涩味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既可满足咸味口感、又能帮助人们有效减少钠盐摄入量、成本低、营养平衡健康的低钠咸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钠咸味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氯化钙1~45%、氯化钾1~45%、氯化钠1~45%、硫酸镁1~30%。
进一步地,所述低钠咸味剂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1~5%的酸味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酸味剂选自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赖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低钠咸味剂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1~6%的增味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增味剂选自5,-肌苷酸二钠、5,-鸟甘酸二钠、琥珀酸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低钠咸味剂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1~0.5%的甜味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甜味剂选自罗汉果甜苷、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甘草酸三钾、甜叶菊苷、纽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低钠咸味剂还含有调味料,所述调味料选自莲子、葛根、白芷、山药、胡椒中的一种或多种,每种调味料占低钠咸味剂的总重量百分比为0.01~3%。
一种上述的不含调味料的低钠咸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取配方量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一种上述的含有调味料的低钠咸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取配方量的调味料,除杂、清洗、干燥、粉碎、灭菌,备用;然后取配方量的其余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卢广荣;谢鸽平;徐芳;蒋宝泉;罗金华,未经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卢广荣;谢鸽平;徐芳;蒋宝泉;罗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鱿鱼骨海鲜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腊肉香精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