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土壤改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3222.X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养禾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04;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土壤 改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现有的改良剂只能缓慢改善盐碱地的盐碱度,且保水效果不好,导致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其实很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改善方法,增加了保水效果,因此就够保持盐碱地的肥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盐碱地土壤改善方法,包括将含有凹凸棒土、草木灰、枯草芽孢杆菌、水、磷石膏制成的改良剂撒入到土地表面,其特征在于:改良剂中组分的含量为,凹凸棒土20-24份、草木灰26-30份、枯草芽孢杆菌5-10份、水60-65份、磷石膏20-30份,其步骤为:
1)将凹凸棒土粉碎至400-500目待用;
2)将磷石膏粉碎至400-500目待用;
3)将重量份为60-65份的水中,向其中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枯草芽孢杆菌,密封搅拌,转速为2-4转/s,温度为30-35℃,时间为6-7天;
4)将步骤1)中粉碎至400-500目且为20-24重量份的凹凸棒土,和粉碎至细度为400-500目且重量份为20-30份的磷石膏,一同加入至步骤3)搅拌后的溶液中,混合均匀,搁置3-4天;
5)将重量份为26-30份的草木灰加入到步骤4)中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加热至40-45℃,时间为2-3天,冷却至室温;
6)将步骤5)中得到的物质均匀撒至盐碱地表面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这种改良剂能够很好的防止营养物质渗透至地下层,因此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将盐碱地更加迅速的改善,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板块结构,且与高岭土的配合使得土壤的透气性更好,只需要一个季度即可降低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浓度,且第一季度的成苗率即为99%,且可以一至使用,作为肥料使用时只需要将醋酸这两种原料去除即可长期作为肥料使用,因此更加便捷,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肥效,且本发明无污染,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得水分保持更好,避免了盐碱度的增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凹凸棒土粉碎至400目待用;
再将磷石膏粉碎至400目待用;
重量份为60份的水中向其中加入重量份为5份的枯草芽孢杆菌,密封搅拌,转速为2转/s,温度为30℃,时间为6天;将前述粉碎至400目且为20份重量份的凹凸棒土,和粉碎至细度为400目且重量份为20份的磷石膏,一同加入至前述搅拌后的溶液中,混合均匀,搁置3天;其中凹凸棒土可以保持营养物质的流失,又可以与磷石膏结合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避免了盐碱地的土壤板结;
再将重量份为26份的草木灰加入到前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加热至40℃,时间为2天,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该改良剂,该改良剂适用于轻度盐碱地。
使用时,直接将上述得到的改良剂均匀洒在盐碱地上即可,因此这种改良剂能够很好的防止营养物质渗透至地下层,因此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将盐碱地更加迅速的改善,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板块结构,且与磷石膏的配合使得土壤的透气性更好,只需要一个季度即可降低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浓度,且第一季度的成苗率即为99%,且可以一至使用,长期可作为肥料使用,因此更加便捷,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肥效,且本发明无污染,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得水分保持更好,避免了盐碱度的增高。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改良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凹凸棒土粉碎至450目待用;
再将磷石膏粉碎至450目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养禾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养禾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部分氧化热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粒径与形貌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