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膜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233.8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温琦;徐愿坚;陈卫文;韩君;李亚静;王明锦;王献德;张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源国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膜曝气 装置 | ||
1.一种疏水膜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膜架、横梁、终端管、帘式膜组件、布气管、进气管;膜架至少包括四根平行直立的竖梁,终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相邻的竖梁A和竖梁B的上部,在竖梁A和竖梁B之间还固定多个横梁,另外两根相邻的竖梁C和竖梁D之间也固定多个横梁,竖梁A和竖梁B之间的横梁与竖梁C和竖梁D之间的横梁位置交错;在竖梁A和竖梁B的下部之间或竖梁C和竖梁D的下部之间固定有布气管,布气管与进气管连通;帘式膜组件为多个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间隔平行组成的帘式结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的表面设有微孔结构;帘式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在终端管上,另一端固定在布气管上,并且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与布气管连通;帘式膜组件依次在竖梁A和竖梁B之间的横梁与竖梁C和竖梁D之间的横梁间进行绕行,形成空间折叠式的弯曲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膜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膜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竖梁A和竖梁B之间的距离为长,竖梁A的长度为高,垂直于长度和高度的方向为宽度方向;长:宽:高之比为1:(0.6~1):(1.2~1.8),长方体的4个侧面的底端均有起固定作用的三脚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膜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的外径为0.6-2mm,内径为1-1.5mm,膜微孔大小为0.01-0.2μ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膜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间距为4-5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膜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终端管与最上端的横梁平行固定在一起;布气管(4)与最底端的横梁平行固定在一起。
6.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疏水膜曝气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的一端均匀排布后,放入一个终端浇铸槽(6)中,注入密封胶,使得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固定密封在终端浇铸槽(6)中,再将终端管的一侧切割出一个与终端浇铸槽(6)外侧大小相同的槽体,把已经固定了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的终端浇铸槽放入此槽体中,用密封胶将终端浇铸槽(6)与终端管(1)固定并且密封;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的另一端均匀排布后,放入始端浇铸槽(7)中,注入密封胶,使得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固定密封在始端浇铸槽(7)中,待密封胶凝固后,用刀切割密封胶,直至露出中空纤维膜丝(3)的管腔,也就是打通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后为止,再将布气管(4)的一侧切割出一个与始端浇铸槽(7)外侧大小相同的槽体,把已经固定了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3)的始端浇铸槽(7)放入此槽体中,用密封胶将始端浇铸槽(7)与布气管(4)固定并且密封;
竖梁A和竖梁B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分别开有一个长方体凹槽,凹槽下端连接一个半圆形的凹槽,长方体凹槽的宽度、半圆形凹槽的直径均与终端管的直径尺寸相同,将终端管从长方体凹槽拉至下方的半圆形凹槽处,将组件的终端管固定;
竖梁C和竖梁D相对的侧面或竖梁A和竖梁B相对的侧面的下端分别开有一个长方体凹槽,凹槽上端连接一个半圆形的凹槽,半圆形凹槽的直径、长方体凹槽的宽度均与布气管的直径尺寸相同;帘式膜组件依次在竖梁A和竖梁B之间的横梁与竖梁C和竖梁D之间的横梁间进行绕行,形成空间折叠式的弯曲结构;最后将布气管从竖梁C和竖梁D相对的侧面或竖梁A和竖梁B相对的侧面的下端的长方体凹槽上拉至半圆形凹槽处,将组件的布气管固定;
在布气管(4)上,与浇铸槽相对的一侧开孔,将进气管(8)与布气管(4)固定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源国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源国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2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缓释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按钮开关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