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进程调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266.2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黄熊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进 调试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进程调试方法,用于提高跨进程调试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主进程接收调试命令,所述调试命令用于调试待调试的应用程序,所述待调试的应用程序包括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调试命令中包含调试工具;所述主进程创建调试子进程,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所述调试工具和使用所述调试工具调试的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主进程运行所述调试命令,并启动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的所述调试工具对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调试。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跨进程调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进程调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保证软件后期运行的可靠性,在开发初期通常会使用一些调试工具,通过调试命令对软件程序(以下简称程序)设置断点或是让程序单步执行,以此来跟踪调试程序进而及时排查程序错误。
程序运行时,基础服务框架通常会通过多进程方案来运行程序,多进程方案能够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如图1所示,不仅运行子进程A,同时运行子进程B,这样如果某一进程出现问题可以对该进程单独进行处理,不会影响其他进程的正常运行,这样不仅提升程序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多进程运行时,通常由一个主进程创建多个子进程,实现多个子进程并行运行。
在对多进程进行调试时,调试工具如果对主进程进行调试,将无法调试该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程序,具体如图2的示例所示。如果对子进程进行调试,即直接调试子进程的运行应用程序,则无法启动主进程所创建辅助子进程,导致程序启动不完整,从而无法完整有效的调试程序,例如单独调试一个子进程运行的应用程序时,具体如图3所示,无法启动上述子进程所必须依赖的辅助子进程,这种启动和应用程序真实的生成环境启动方式不一致,不能保证调试的程序和最终生成环境运行的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的解决方案对跨进程的程序进行调试时,其调试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进程调试方法和装置,用于提高跨进程调试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跨进程调试方法,包括:主进程接收调试命令,所述调试命令用于调试待调试的应用程序,所述待调试的应用程序包括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调试命令中包含调试工具;所述主进程创建调试子进程,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所述调试工具和使用所述调试工具调试的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主进程运行所述调试命令,并启动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的所述调试工具对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调试。
优选地,所述主进程创建调试子进程具体包括:所述主进程通过调用fork函数创建调试子进程。
优选地,所述主进程创建的每一个子进程分别对应一个所述调试子进程。
优选地,启动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的所述调试工具对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调试,包括:若所述主进程创建的调试子进程的个数大于1时,并行启动不同的所述调试子进程,以使得各个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的所述调试工具对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调试。
优选地,所述主进程运行所述调试命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进程创建辅助子进程。
一种跨进程调试装置,包括:调试命令接收模块,子进程创建模块和应用程序调试模块,其中:所述调试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试命令,所述调试命令用于调试待调试的应用程序,所述待调试的应用程序包括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调试命令中包含调试工具;所述子进程创建模块,用于创建调试子进程,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所述调试工具和使用所述调试工具调试的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调试模块,用于运行所述调试命令,并启动所述调试子进程中包含的所述调试工具对由所述主进程创建的子进程所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调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