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用牡丹的高效立体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274.7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蒋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1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高效 立体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用牡丹的高效立体栽培方法,主要技术为将油用牡丹与山药进行轮作套种,基于油用牡丹“大小年”的规则,在“小年”进行山药种植,“大年”在山药采收过的深沟中铺填山药残叶以及人畜粪便进行蚯蚓养殖。采用本方法能够在油用牡丹产量相对少的“小年”利用山药架形成夏季遮蔽烈日的工具,缩短油用牡丹休眠期以提高产量;在产量相对较高的“大年”,养殖蚯蚓一方面能够为下一年的山药种植进行土壤的改造,提高山药产量,另一方面蚯蚓钻入附近栽植油用牡丹的土壤,能使土壤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沃而能促进油用牡丹根系生长,提高牡丹籽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用牡丹复合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用牡丹的高效立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五年生亩产可达300公斤,亩综合效益可达万元)、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2%)、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成本低)。
油用牡丹喜凉畏热、喜燥恶湿、不耐夏季烈日暴晒,在南方栽植时常在7-8月进入休眠期,影响牡丹籽产量,且油用牡丹存在“大小年”现象,因此采用套种的方法减轻“大小年”现象,并提高土地水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成为本发明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油用牡丹“大小年”现象、显著提高牡丹籽产量、提高亩产经济效益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用牡丹的高效立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行株距40cm*40cm栽植油用牡丹,每栽植两行油用牡丹空出70cm土地;
S2、对油用牡丹田进行常规管理,通过牡丹籽产量辨识出油用牡丹的“大小年”;
S3、每逢“小年”,在70cm空地上进行山药种植,当年3-4月份进行种苗栽植,并采用支架扶蔓,10-11月进行采收,并保留采收沟渠,将摘取山药根茎后残留的茎、叶填入沟渠中;当进入7-8月高温高湿期时,山药藤蔓与支架能够为油用牡丹遮阳,提供荫蔽,有利于减轻夏季环境因素对牡丹籽产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山药种植还能提高亩产经济效益。
S4、每逢“大年”,当年的2-3月份,在采收沟渠中填入人畜粪便、豆渣与土壤的混合物,并放入蚯蚓种苗,此后每3-4个月进行一次诱集采收。由于山药连作病害严重,产量低,因此采用轮作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山药采收沟用于蚯蚓养殖,养殖蚯蚓一方面能够为下一年的山药种植进行土壤的改造,提高山药产量,另一方面蚯蚓钻入附近栽植油用牡丹的土壤,能使土壤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沃而能促进油用牡丹根系生长,提高牡丹籽产量;同时,蚯蚓对于土传病害的抑制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降低油用牡丹土传病害发生率,并且采收的蚯蚓也能作为增加收入的方法。
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3-4月,在空地中心刨沟,沟宽为20-30cm,深为80-100cm;把山药沟刨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10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
S32、采用山药块茎作为种苗,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min并晾干,山药沟浇透水后,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沟畦中央,株距30-50cm;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
S33、山药出苗后采用支架扶蔓,选用150-180cm的小杆作支架;
S34、进行常规的浇水、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工作;
S35、10-11月,进行山药采收并保留采收沟渠,将摘取山药根茎后残留的茎、叶填入沟渠中,山药采收沟作为蚯蚓养殖基地,山药残留的茎、也作为蚯蚓养殖的有机肥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千屈菜的旱地栽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芪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