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的光电霜厚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592.3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孙育英;盖轶静;白晓夏;刘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49/00;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主体 导热件 光发射器 光接收器 传感器固定件 电机固定件 霜厚传感器 减速电机 制冷装置 自清洁 毛刷 热泵型房间空调器 嵌套 绝热 导热材质 气源热泵 直接测量 电机轴 顶盖板 后盖板 前盖板 下表面 侧边 除霜 轴套 分设 绝缘 伸出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的光电霜厚传感器,包括减速电机、电机固定件、连接主体、定位光发射器、定位光接收器、轴套、毛刷、测霜光发射器、测霜光接收器、导热件、传感器固定件、前盖板、后盖板和顶盖板。其中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固定件安装于连接主体侧边,毛刷固定于电机轴上,导热件嵌套于连接主体底侧的凹槽内,导热件顶部伸出连接主体内侧下表面,两侧分别放置测霜光发射器和测霜光接收器,顶端分设定位光发射器和定位光接收器,导热件与传感器固定件连接。连接主体为绝缘、绝热材质,导热件为导热材质。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可稳定、有效地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的霜厚进行直接测量,避免制冷装置“误除霜”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洁的光电霜厚传感器,具体地说,是针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实现霜层厚度监测,并利用毛刷扫霜方式实现传感器自清洁,结合顶盖板遮水措施,避免传感器本身防水、排水、脏堵问题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结霜是影响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供热性能与运行性能的关键问题。霜层的生长增大了换热器的传热热阻,减小了空气流量,必须进行除霜操作。现有除霜控制法包括:1)定时除霜控制法;2)温度-时间除霜控制法;3)室内、室外双传感器除霜控制法;4)温差-时间除霜控制法;5)空气压差除霜控制法;6) 最大平均制热量除霜控制法;7)制冷剂过热度除霜控制法;8)风机电流和蒸发温度联合控制除霜法;9)综合结霜指数(FI)进行判断的除霜控制法;10)自修正除霜控制法;11)模糊智能控制除霜法. 以上除霜控制方法,通过测量结霜条件如空气温度、冷表面的温度等,或者通过测量结霜的副产物如盘管温度的变化、制冷剂流量的变化等,作为除霜判断的依据,而并非直接对霜层的存在及厚度进行测量。因此,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有霜不除”和“无霜除霜”的“误除霜”事故。光电转换原理应用于霜层厚度的监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会由于防水、排水、脏堵问题导致信号失效,控制稳定度不能保证。因此,为避免“误除霜”事故的发生,需要一种可以对霜层厚度进行直接、准确、稳定监控的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的光电霜厚传感器,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采用毛刷扫霜的方式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可靠性,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除霜控制的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自清洁的光电霜厚传感器,主要包括减速电机(1)、电机固定件(2)、连接主体(3)、定位光发射器(4)、定位光接收器(5)、轴套(6)、毛刷(7)、测霜光发射器(8)、测霜光接收器(9)、导热件(10)、传感器固定件(11)、前盖板(12)、后盖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