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664.4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健;陈剑波;陈佳彬;谢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能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二级 水解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步:污泥在一级污泥热解釜注入蒸汽搅拌,污泥变成了热解泥浆,排入到二级泥浆热解罐;第二步:二级泥浆热解罐中预先加入生石灰药剂,热解泥浆在氢氧化钙的作用下,把不易水解的有机物进一步热解;第三步:把热解泥浆冷却到常压,温度10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蒸汽用量减少了40%,产生更多可溶性糖类和蛋白类,热水解污泥可生化性从0.25提高到0.54,本发明的工艺不用排汽卸压,不产生臭气,解决了污泥处理过程中臭气产生的老大难问题,本发明的工艺比传统热水解工艺,节省了反应釜排汽时间,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每天产生大量的市政污泥,给城市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必须改变传统的方法,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来解决这一迫切的问题。目前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活性污泥生化工艺处理污水,代谢下来的活性污泥成了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因此市政污泥是以大量的细胞性有机物组成,这些细胞被纤维素和肽聚糖等醣类成份的细胞壁所保护,细胞内的有机物和结合水不易被分离水解,使得污泥在处置上徒增不少的因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污泥在一级污泥热解釜注入蒸汽搅拌,污泥发生一级热水解反应,变成了热解泥浆,污泥中有机质进行了初步的分解,排入到二级泥浆热解罐,工艺条件是:向一级污泥热解釜注入1.0Mpa-2.0Mpa饱和蒸汽,温度150-200℃,一级热水解反应时间为25-30分钟;
第二步:二级泥浆热解罐中预先加入生石灰药剂,热解泥浆在氢氧化钙的作用下,把不易水解的有机物进一步热解,二级热水解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
第三步:把热解泥浆冷却到常压,温度1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步骤中,污泥与蒸汽比例为每吨污泥加入150至200千克蒸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向一级污泥热解釜注入1.1Mpa饱和蒸汽,温度18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步骤中,生石灰量为含水80%原污泥的1.2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三步骤中,开启循环冷却水,利用冷却夹套,把热解泥浆冷却到常压,温度10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污泥热解釜、二级泥浆热解罐、以及对所述二级泥浆热解罐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所述一级污泥热解釜设有污泥进料口、蒸汽入口、热解釜排料口,所述二级泥浆热解罐设有污浆进料口、药剂进料口、泥浆热解罐排料口,所述热解釜排料口与所述污浆进料口之间安装有管道,该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装置还包装控制所述一级污泥热解釜与所述二级泥浆热解罐进行连通或断开的控制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污泥二级热水解处理装置还包括对所述一级污泥热解釜内的污泥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为安装在所述管道上的电动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机构为设置于所述二级泥浆热解罐外表面的冷却夹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冷却夹套设有循环冷却水进口和循环冷却水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蒸汽用量减少了40%,产生更多可溶性糖类和蛋白类,热水解污泥可生化性从0.25提高到0.54,本发明的工艺不用排汽卸压,不产生臭气,解决了污泥处理过程中臭气产生的老大难问题,本发明的工艺比传统热水解工艺,节省了反应釜排汽时间,生产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能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能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