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玛咖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493.7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6/31;A61P39/06;A61P39/00;A61P15/00;A61P25/2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玛咖超细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玛咖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及食品加工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玛咖,又作玛卡(Maca、LepidiummeyemiiWalp),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 独行菜属形似萝卜的块根类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秘鲁中部海 拔3500~4500米的南美安第斯山区,当地人主要用于作为食物,可作为传 统药物使用,属于纯天然劳资食品。20世纪早期,被国际上列为濒危稀有 植物,直到1982年,在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IPGRI(国际植物遗传 资源研究所)等国际组织的努力下,玛咖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推广,并指 出玛咖是一种营养安全食物,可以解决多种营养不足引起的健康问题。2011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玛咖中含有玛咖酰胺(macamides)、玛咖烯 (macaenes)、芥子油苷、甾醇、类固醇等保健功效活性成分,是一种能给人 体提供全面营养物质的纯天然食品资源。玛咖具有抗疲劳、抗衰老、调节 内分泌系统、改善性功能、提高生育能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等功 效。
超细粉体是批物体颗粒的空间在微米至纳米之间的粉体材料,超细粉 由于其粒度细,粒径分布小,质量均匀,因而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活性 高。中药材微粉是利用国际领先的超微粉碎技术对中药材实施细胞破壁加 工而成的粉散剂。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多贮存在细胞内,超微粉碎技术可打 破中药材中的细胞壁,使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中药 材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人体对活性分子的吸收和利用。
为了提高人体对玛咖中有效活性保健分子的吸收利用率,现多将玛咖 制成粉末形状。目前制备玛咖粉末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通过物理方法,将玛咖原料直接通过机械方法制成粉状,该 方法为纯物理过程,但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些微生物污染,对食用有一定 风险,需加工防控。
第一种:通过化学方法,在粉碎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乙醇等化学药品, 化学加工方法可以提高所得玛咖粉的稳定性,不易氧化,但是由于加入乙 醇等化学药品,玛咖产品中难免会存在化学残留,对服药者容易带来不利 影响。
玛咖加工成超细粉可以提高玛咖保健功效活性分子的溶出速度和溶出 率。提高玛咖活性分子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超微粉体粒径小,比 表面积增大,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变大,附着力增强,使玛咖活性分子 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玛咖活性分子吸收更充分,从而提高了玛咖活性 分子的生物利用度。
玛咖原料经超微粉碎后,粒度变得更细小,有效成分更易于溶出,玛 咖活性分子也相应增强,从而减少玛咖使用量,大大节约玛咖原料。
目前只查询到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玛咖超微破壁粉碎方法”(中国专利 CN105326881A)报道采用多淀粉-中链甘油三酯混合粉制备技术,该技术 中要加入中链甘油三酯等化学物质,有影响玛咖加工后的品质。
发明内容
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玛咖超细粉及其制备 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玛咖超细粉平均粒径达到超细粉粒粒径≤10μm。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玛咖超细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经过有机玛咖认证的种植基地提供的新鲜玛咖为原料;
(2)新鲜玛咖洗净晾干后,切成玛咖薄片;
(3)将玛咖薄片自然晾干至水份含量降到8-12%;
(4)将晾干后的玛咖薄片放在20B万能粉碎机型号粉碎机,粉碎 成粗粉,再进行中粉碎到80目以内的玛咖粉;
(5)将玛咖粉在-20℃至0℃下进行冷冻干燥,水份含量降到2%以 内;
(6)将冷冻干燥后的玛咖粉用LHJ超细机械粉碎机进行气流粉碎;
(7)将气流粉碎过的玛咖粉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20-60分钟, 得到玛咖超细粉。
上述的玛咖超细粉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玛咖超细粉,100%的颗粒粒 径≤10μm,平均粒径为4.98±0.32μm、比表面积为2.91±0.27μ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辛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手足皴裂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