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的自动快速启闭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4697.0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6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靳宗宝;王守海;宫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高科力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3/22 | 分类号: | F16J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自动 快速 启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或超高压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的自动快速启闭盖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食品、卫生、医药、服饰等各行业对高压或超高压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多。现阶段制约高压或超高压容器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
第一、容器工作腔加压工作时筒体端盖承受的轴向力巨大,筒体端盖必须施加相同的外部反向作用力才能保证容器的正常工作,现有的容器通过以下几种结构形式来保证容器的正常工作,分别是:框架式、端部法兰连接式、端部卡箍式,此三种形式所存在的弊端分别如下:框架式:体积过于庞大,制作困难,成本高;端部法兰连接式:拆卸密封法兰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端部卡箍式:卡箍拆卸较费力,在闭盖过程中精确定位困难,卡箍加工成本高;再者,因容器制作材料成本高昂,必不可少的轴向力约束机构占总重量及成本很大的比例,增加了容器总重量并且提高了制作成本。
第二、高压容器开盖系统过于笨重和繁琐,效率低。框架式和端部卡箍式在启盖和闭盖过程中必须运动很重的机构才可以让出容器加料口,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端部法兰连接式在开盖和封盖过程中必须拆掉全部的连接螺栓,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自动化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或超高压容器的自动快速启闭盖机构,围绕容器轴向力抵抗方式、密封性以及快速避让加料口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不但降低设备制造成本、提高可靠性、安全性,而且还要实现对容器启闭盖的自动控制,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器的自动快速启闭盖机构,其由筒体、筒体端盖、垫板、插板、密封端盖、轴向推拉机构、导向杆、滑道组成,筒体和筒体端盖有两种连接形式,分别为一体式和分体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容器;所述的分体式是将筒体和筒体端盖分为两个部件,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法兰连接或者卡键连接;所述的筒体端盖上加工有一个机构组装孔,机构组装孔下方为工作腔,筒体端盖的顶部中心处为加料口,加料口和工作腔同轴设置;所述的机构组装孔内,其顶部为垫板,其下部为密封端盖,在垫板和密封端盖中间设置有轴向推拉机构;垫板的下方设置有插板,插板和外部径向横移机构连接;插板的下方设置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端部的圆柱部分插入到工作腔内。
所述的密封端盖端部的圆柱部分和工作腔配合表面需光滑。
所述的筒体端盖上,机构组装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左右两侧滑道分别约束密封端盖和插板沿滑道径向水平移动。
所述的密封端盖和垫板通过导向杆连接,导向杆上设置有外部径向横移机构,所述的密封端盖通过轴向推拉机构做轴向往复运动实现对工作腔的密封和开启;密封端盖和垫板的组合体可沿滑道通过外部径向横移机构实现径向移动;插板和外部径向横移机构连接,并通过外部径向横移机构做径向往复运动;密封端盖端部插入到工作腔内时,插板通过外部径向横移机构沿滑道插入垫板和密封端盖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研究改进,在筒体端盖上加工机构组装孔,通过轴向推拉机构和外部径向横移机构的联合作用,控制密封端盖轴向运行以及控制密封端盖和垫板及插板径向运行,实现了高压或超高压容器启盖和闭盖的自动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高压容器制作和运行的弊端,降低了自重和成本,简化了开盖机构,提高了密封性能和安全级别,显著的提高了容器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6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筒体和筒体端盖一体式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筒体和筒体端盖分体式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筒体和筒体端盖一体式左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开盖时第一步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开盖时第二步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开盖时第三步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1、筒体,2、机构组装孔,3、加料口,4、工作腔,5、垫板,6、轴向推拉机构,7、密封端盖, 8、插板,9、导向杆, 10、筒体端盖,11、滑道,12、外部径向横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高科力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德州高科力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垫圈及其使用的金属帽
- 下一篇:多段式双离合机械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