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萤石矿料破碎的破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704.7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英;舒和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旌德县圣裕莹石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28 | 分类号: | B02C4/28;B02C23/02;B02C2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4269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萤石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萤石矿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萤石矿料破碎的破碎机。
背景技术
破碎机在矿料破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矿料硬度大,且具有较重的重量, 当矿料卸落破碎机构上时,矿料在自由落体的状态下与破碎机构进行撞击,对破碎机构造成 较大的冲击,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如果能让矿料轻缓的落在破碎机构上,就可以很多 程度上延缓破碎机的寿命,节约大量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矿料的自重对破碎机构的冲击而造成破碎机构 寿命缩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萤石矿料破碎的破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用于萤石矿料破碎的破碎机,所述破碎机包括料斗、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固 定在所料斗内;所述破碎机构与驱动装置联动;在所述破碎机构的上方,还固定有缓冲装 置;所述缓冲装置处于所述料斗内;矿料经过所述缓冲装置落到所述破碎装置被破碎。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高于所述第二 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料斗相对的两侧内壁上;且所 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自与所述料斗内壁固定的一侧至相对的一侧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低端处所述第二缓冲板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所述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 平行;所述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均包括辊轴以及依次间隔固定于所述辊轴上的破碎齿 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低端边沿线与所述辊轴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低端处于所述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矿料被卸落在第一缓冲板后,紧接着落在第二缓冲板,经过两次缓冲板的后,其因加 速度而产生的超重力被缓冲板吸收;因第二缓冲板与破碎装置较近,当矿料从第二缓冲板 落至破碎装置上时,矿料对破碎装置的冲击已经很小,很多程度上延长了破碎装置的寿命。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萤石矿料破碎的破碎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 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萤石矿料破碎的破碎机,包括料斗11、破碎装置;破碎装置固 定在所料斗11内;破碎机构与驱动装置联动;在破碎机构的上方,还固定有缓冲装置;缓 冲装置处于料斗11内;矿料经过缓冲装置落到破碎装置被破碎。
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板12和第二缓冲板13;第一缓冲板12高于第二缓冲板13。
第一缓冲板12和第二缓冲板13分别固定在料斗1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且第一缓冲板 12和第二缓冲板13均自与料斗11内壁固定的一侧至相对的一侧向下倾斜。第一缓冲板12 的低端处第二缓冲板13的正上方,以便于将矿料顺利传递到第二缓冲板13上。
破碎装置包括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平行;主动破碎辊 和从动破碎辊均包括辊轴14以及依次间隔固定于辊轴14上的破碎齿轮15。
第一缓冲板12与第二缓冲板13的低端边沿线与辊轴14平行,即第一缓冲板12与第 二缓冲板13的出料端与辊轴14平行。第二缓冲板13的低端处于主动破碎辊和从动破碎辊 的中间位置,以确保矿料落在交错的齿轮中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 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 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旌德县圣裕莹石加工有限公司,未经旌德县圣裕莹石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