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模型桩桩身光纤光栅和桩土界面传感器布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5473.1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义;王永洪;王鹏;白晓宇;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于正河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压阻式 开孔 串联 土压力传感器 界面传感器 布设装置 光纤光栅 室内模型 铠装光缆 桩身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 室内模型试验 防水导线 界面应力 桩基工程 测试桩 外侧壁 内力 屏蔽 节约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桩基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室内模型桩桩身光纤光栅和桩土界面传感器布设装置,模型桩的外侧壁上均匀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采用铠装光缆串联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第三凹槽和第三凹槽分别安装有铠装光缆串联的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和屏蔽防水导线串联的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模型桩的底部开有开孔,开孔内安装有测头朝下的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开孔余第二凹槽之间开有第四凹槽,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高效快捷,节约成本,可在室内模型试验测试桩身内力和桩土界面应力时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桩基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室内模型桩桩身内力和桩土界面土压力及水压力测试设备,特别是一种室内模型桩桩身光纤光栅和桩土界面传感器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静压桩“大国”,静压桩用量巨大,在建设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迫切需要静压桩技术的提高,为了更好的从细观上研究静压桩全时程受力,需要同时揭示桩身内力和桩土界面应力的全部发展变化。按测试试验类型,静压桩的试验测试,可分为室内模型试验和原位试验,室内模型试验成本较低,试验条件容易控制,可以较好的模拟现场的工程情况,也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沉桩过程中桩身内力和桩土界面应力的变化情况,原位试验可以测定难于取得不扰动土样的有关工程力学性质,可避免取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影响;但是各种原位测试有其适用条件,有些理论往往建立在统计经验的关系上等,影响原位测试成果的因素较为复杂,使得对测定值的准确判定造成一定的困难,中国专利201510690779.9公开了一种桩土界面土和孔隙水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但是该装置及方法仅适用于现场桩土界面土压及水压力的测试,未针对室内模型桩桩身光纤光栅和桩土界面土压及水压传感器布设装置及方法进行详细开发研究。因此,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开发一种室内模型桩桩基内力、桩土界面土压及水压力传感器布设装置及方法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室内模型桩桩身光纤光栅和桩土界面土压及水压传感器布设装置,通过在模型桩桩身表面机械开槽,在槽体内安装传感器,可以同时测试桩身内力和桩土界面应力的发展变化,更好的从细观上研究静压桩全时程受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模型桩、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开孔、光纤光栅传感器、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硅压阻 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铠装光缆和屏蔽防水导线;模型桩的外侧壁上均匀开有竖向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采用铠装光缆串联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第三凹槽和第三凹槽分别安装有铠装光缆串联的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和屏蔽防水导线串联的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模型桩的底部开有开孔,开孔内安装有测头朝下的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开孔余第二凹槽之间开有第四凹槽,开孔内的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采用铠装光缆通过第四凹槽进入第二凹槽,并从模型桩顶部引出;第三凹槽内底部的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头朝下,串联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屏蔽防水导线通过第三凹槽后从模型桩顶部引出。
本发明所述模型桩采用POM实心圆棒,POM强度、刚度高,力学性能优异,符合本装置的测试要求;光纤光栅传感器采用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直径为1mm,长度为10mm,第一凹槽的深度为6mm,宽度为6mm;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和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均采用微型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自身封装形式为将硅应变片用玻璃粉直接烧结在金属膜片上构成烧结型压力传感器;硅压阻式土压力传感器的直径为20mm,高度为10mm,铠装光缆的直径为3mm,第二凹槽的深度为15mm,宽度为20mm,第四凹槽的深度为5mm,宽度为3mm;硅压阻式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直径为6mm,高度为15mm,屏蔽防水导线的直径为5mm,第三凹槽的深度为20mm,宽度为6mm。
本发明对室内模型桩桩身光纤光栅和桩土界面传感器布设的具体过程为:
(1)、将模型桩截面3等分,分别进行机械开槽,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在模型桩桩端底部用开口器开口,形成开孔,开孔与第二凹槽中间开槽,形成第四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5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