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4G LTE通信低剖面平面偶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6135.X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李建瀛;牛振起;齐洋潇;马一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5/00;H01Q19/1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lte 通信 剖面 平面 偶极子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4G LTE通信低剖面平面偶极子天线,将传统的对偶极子天线进行变形,偶极子之间部分类似于Vivadi天线的辐射形式,在平面偶极子天线下方放置一个反射背腔,在反射背腔与平面偶极子天线之间加入一频率选择性表面反射板。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单向辐射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天线增益,使天线在高频增益显著提高,使得天线在4G LTE通信频段内(700MHz‑3200MHz)保持良好的波束收敛性和较高的增益、前后比、交叉极化比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4G移动通信的线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讯业务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常规2G、3G的基础上,作为准4G的LTE波段已开始投入商用;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为节省投资及考虑后续如何实现可扩容性、兼容性、多系统、多制式共存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如此对基站天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制式的频率,700、1710、2690MHZ频段等超宽频带基站天线被广泛提出并且应用;与此同时,基站天线宽带化也有助于减少移动通信设备,减少天线数量,并减少安装、维护的工程量,从而减少了各运营商的运营成本,而要实现基站天线的宽带化,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作为其核心部件的辐射单元的带宽扩展问题,如何在整个宽带频带内,保持较高增益、波束收敛一致性、良好的前后比特性及高交叉极化比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文献1“Shi-Gang Zhou,Member,IEEE,and Jian-Ying Li,”Low-Profile andWideband Antenna”,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VOL.10,2011,Pages:(373-376)”采用了微带线馈电展宽对偶极子天线带宽的技术,但是其在频带内增益变化较大。
文献2“S.W.Qu,J.L.Li,Q.Xue,and C.H.Chan,“Wideband cavity-backed bowtieantenna with pattern improvement,”IEEE Trans.Antennas Propag.,vol.56,no.12,pp.3850–3854,Dec.2008.”采用了微带巴伦馈电,并使用了圆形反射背腔。但其天线驻波无法满足4G天线带宽,并且其最大增益在高频段较低。
文献3“T.G.Ma and S.K.Jeng,“A printed dipole antenna with tapered slotfeed for ultrawide-band applications,”IEEE Trans.Antennas Propag.,vol.53,no.11,pp.3833–3836,Nov.2005.”中天线通过SMA头与微带线馈电将能量传输到两个相互堆叠的微带贴片上,天线带宽满足要求,但该方法不能保证天线的单向辐射,所以天线增益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未能提出有效的实现带宽较宽情况下的较高增益、波束收敛的线极化天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偶极子超宽带天线,具有高增益、波束收敛一致、良好的前后比特性以及高交叉极化比的特点,能够满足4G LTE天线带宽及带宽内增益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平面偶极子天线、频率选择性表面反射板和金属反射背腔。
所述的平面偶极子天线包括圆形金属耦合贴片、一号方形介质基板、微带传输线、圆柱形金属柱、SMA接头和两片椭圆形金属贴片;所述的两片椭圆形金属贴片紧贴在一号方形介质基板下表面,且两片椭圆形金属贴片相互不连通;一号方形介质基板上表面紧贴有圆形金属耦合贴片,圆形金属耦合贴片的径向连接微带传输线一端,微带传输线另一端连接圆柱形金属柱,圆柱形金属柱穿过一号方形介质基板和一片椭圆形金属贴片,连接SMA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剖面宽带双极化天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T形槽的超宽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