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催化制备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6445.1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兵;周贤太;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C45/28;C07C49/786;C07C49/403;C07C49/413;C07C49/04;C07C49/78;C07C49/813;C07C29/50;C07C33/20;C07C3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催化 制备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催化制备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芳香族烷烃,直链烷烃和环状烷烃为原料,以氧气为氧化剂,加入一定量的递氢体,以金属卟啉化合物为催化剂,控制在反应温度为50~80℃、常压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得到酮。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果好、选择性高、工艺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酮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仿生催化烷烃氧化制备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含有羰基,所以酮类化合物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和其他化学物质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核还原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等,从而生成其他高价值的有机化学品,因此酮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
目前,酮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付-克酰基化法和烷烃直接氧化法。付-克酰基化法是指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酸酐、乙酰氯与活泼的芳香化合物反应得到芳酮。该方法虽然酮的收率很高,但催化剂的消耗量大,对反应装置造成腐蚀,分解时大量放热,操作危险。
烷烃直接氧化制备酮因其原料便宜易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金属卟啉因其对氧气有非常高的活化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傅伟昌等以MnTPPCl卟啉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得到2.8%的乙苯转化率和72.9%的苯乙酮选择性(傅伟昌等,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2):237)。郭灿城等以(TPPMn)2O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得到8.8%的乙苯转化率和4.9%的苯乙酮收率(Guo CC,et al.J.Mol.Catal.A,2003,192:295)。从上可以看出,金属卟啉为催化剂烷烃制备酮类化合物的转化效率仍然比较低。
因此,开发一种以烷烃为原料,高效、高选择性、条件温和的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催化制备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烷烃为原料,以氧气为氧化剂,加入递氢体,以具有通式(I)结构的金属卟啉、或通式(II)的轴向金属卟啉、或通式(III)结构的μ-氧-双核金属卟啉为催化剂,控制在反应温度40~90℃,常压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得到酮化合物,原料与递氢体的摩尔比为1:1~1:10
通式(I)中的M1是金属原子Mg、Al、Fe、Co、Mn、Ni、Cu或Zn,R1~R5均选自氢、卤素、硝基、甲基、羟基或烷氧基;通式(II)中的M2是金属原子Cr、Mn、Fe、Co、Ni、Cu、Zn或Sn,R1~R5均选自氢、卤素、硝基、烷基、烷氧基或羟基,配位基X是氯或咪唑或吡啶;通式(III)中的M3是金属原子Fe、Co、Mn、Ru或Rh,R1~R5均选自氢、卤素、硝基、烷基、烷氧基或羟基。
在上述仿生催化烷烃制备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的烷烃选自侧链芳烃、直链烷烃或环状烷烃中的一种。
在上述仿生催化烷烃制备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的递氢体选自异丙苯、1,3-二异丙苯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
在上述仿生催化烷烃制备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的烷烃和递氢体的摩尔比为1:1~1:5,反应温度为50~80℃,催化剂的量为1~100ppm。
本发明合成了金属卟啉等类酶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和递氢体,使烷烃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酮。加入的递氢体为异丙苯或其衍生物,其目的在于使体系更容易生成自由基,使氧气更容易活化,更容易生成高价金属氧活性物,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和烷烃的转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