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酶活力检测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6912.0 申请日: 2016-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5734114B 公开(公告)日: 2019-01-25
发明(设计)人: 菅晓勇;王天泽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中科唯新生物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48 分类号: C12Q1/48;C12Q1/34
代理公司: 北京市英智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1 代理人: 刘丹妮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儿茶酚 甲基转移酶 活力 检测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酶活力的组合产品,该产品含有S‑腺苷‑L‑甲硫氨酸或生成S‑腺苷‑L‑甲硫氨酸的酶反应系统,所述生成S‑腺苷‑L‑甲硫氨酸的酶反应系统包括三磷酸腺苷,甲硫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甲基受体;S‑腺苷‑L‑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优选地,所述组合产品为试剂盒形式,其中各包含成分为各自独立存在的试剂状态。采用该组合产品可以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分析检测设备上使用,而且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因而可以得到切实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同时又属于临床诊断和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EC2.1.1.6)酶活力的组合产品。

背景技术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EC 2.1.1.6),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酶,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和红细胞中,它存在膜结合型(membrane-bound COMT,MB-COMT)和可溶型(soluble COMT,S-COMT)两种形式。人体内的COMT的甲基化反应作用底物是多种儿茶酚类化合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DA)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COMT作为代谢酶将儿茶酚结构的神经递质去活;同时对儿茶酚雌激素,儿茶酚药物以及某些致癌物质也起到代谢作用。

COMT是体内儿茶酚类化合物的代谢的重要酶,Val108/158Met的替换导致COMT酶活力存在多样性,其酶活力强弱与体内儿茶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在突触间隙特别是突触后膜上COMT的活性较高,可将S-腺苷蛋氨酸提供的甲基转移到儿茶酚胺苯环的3位氧上,成为3-甲氧基4-羟基衍生物,是具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外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该酶的功能与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抑郁症、儿童孤独症、焦虑症、心境障碍、强迫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的关系。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功能改变将直接引起体内多巴胺及其他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儿茶酚胺特别是多巴胺系统是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最引人关注的生物学因素。目前已知COMT的Val108/158Met功能多态性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临床特征、认知功能及治疗反应,携带低活性COMT基因型者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较差。COMT的活性测定是研 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研发的重要依据,可以应用COMT的抑制剂治疗中晚期的帕金森病,如恩他卡朋,该抑制剂可以使血浆左旋多巴的浓度平稳,并使左旋多巴的剂量减少,同时异动症的发生也相应减少。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红细胞COMT平均活性浓度要低于正常人水平,这也间接证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血浆红细胞中的COMT活性浓度降低有关。也有报道说明男女患者呈现不同的COMT水平,但均异于正常人水平,对于COMT活性浓度水平的研究对研究或诊断治疗抑郁症有很重要的意义。

COMT酶活性存在个体差异,其表型是由COMTH(高活性)和COMTL(低活性)两个等位基因决定的,COMT在大脑皮层前额叶神经元突触后儿茶酚胺的代谢活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大脑皮层额叶功能的改变,与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的认知缺陷相吻合。有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COMT基因的高活性基因型(G/G)的频率显著高于父母对照组,所以对于研究COMT基因型与孤独症发病的关联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研究表明焦虑症的发病与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对COMT基因的研究对揭示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女性患者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但男性患者并无显著差异,表明COMT基因型与女性焦虑症患者的相关人格特征—高避害(harm avoidance,HA)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唯新生物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唯新生物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