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汽轮机转子挠度测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6947.4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江鹏远;宋光伟;侯磊;李秋红;杨彤;张利刚;马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激光 跟踪 汽轮机 转子 挠度 测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转子挠度测量的方法,涉及汽轮机转子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核电汽轮机的不断发展,汽轮机转子的结构尺寸及质量也不断增大,汽 轮机转子的挠度对最终通流间隙测量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直 接测量汽轮机转子挠度的方法,传统的计算转子挠度的方法误差较大,已无法满足现阶段 汽轮机转子挠度测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汽轮机转子挠度测量的方法,以实现对汽 轮机转子挠度进行直接测量并提高测量精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汽轮机转子挠度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包括一台激光跟 踪仪和一套转子支架的测量工具来实现的;
所述方法的实现过程为:
步骤一、完成被测汽轮机转子的围带车削加工,并且各级叶轮跳动符合设计(图纸) 要求;
步骤二、将被测转子置于所述转子支架上,将所述激光跟踪仪置于转子一侧,保证激 光跟踪仪能测到转子轴颈及围带外圆;
步骤三、用人工手持激光跟踪仪的靶球的方式对转子两端轴颈圆柱部分进行采点,并 分别拟合所述圆柱的轮廓;将两个圆柱的中心连线,并定义为“轴线”;
步骤四、对转子各级围带进行采点,采点范围在圆周方向不小于120°,采点数量不 少于20点;
步骤五、每级围带随机选取一点作为该级的“轴向基准点”,建立各级“投影平面”, 使其通过“轴向基准点”并垂直于所述“轴线”;
步骤六、将各级围带所采的点分别投影在相应的投影平面上,并分别拟合为投影圆;
步骤七、计算各级投影圆的圆心到轴线的距离,该距离即为转子在该级围带处的挠度 值N。
所述激光跟踪仪的测量空间误差为10μm或5ppm,即所述激光跟踪仪的空间误差为: 在2米内不大于10μm,2米以上不大于5ppm,测量范围能覆盖转子,测量半径大于或等 于20米。
汽轮机转子的轴颈直径不大于800㎜,轴向误差不大于10μm;转子叶轮直径不大于 5m,各级投影圆的圆心误差不大于25μm,整体测量误差不大于35μm。
汽轮机转子各级叶轮处挠度大于或等于0.12mm。
在步骤二中,所述激光跟踪仪连接及预热时间为20min,在步骤三中,采点时间为 20~3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检量精度较高。测试精度能满足测量要求,测量效率较高。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对百万核电汽轮机低压转子使用该方法进行测量,利用该测 量结果,在最终通流间隙计算与实际测量最大偏差约0.03mm,测量结果满足安装需求。
1.精度方面:激光跟踪仪测量空间误差为10μm或5ppm最大值(即为:空间误差在 2米内不大于10μm,2米以上不大于5ppm。5ppm是指误差为测量范围的5×10-6,即10m 误差不大于0.05mm)。激光跟踪仪要求空间误差在2米内不大于10μm,2米以上不大于 5ppm,测量范围能覆盖转子,根据现阶段转子尺寸特性,通常测量半径大于20米。
通常转子轴颈直径不大于800㎜,那么轴向误差不大于10μm;转子叶轮直径不大于 5m,那么各级投影圆的圆心误差不大于25μm,因此整个测量误差不大于35μm,通常转 子各级叶轮处挠度大于0.12mm,因此测试系统精度能满足测量要求。
2.测量效率:激光跟踪仪连接及预热时间约20min,采点时间约20~30min,计算时 间约5min,整个测量过程约45~55min,测量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的汽轮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汽轮机转子挠 度测量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轴颈,2-围带,2-1表示某级围带投影圆,3-轴线,4-轴颈圆,5-围带投影 圆圆心,6-激光跟踪仪,N表示挠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汽轮机转子 挠度测量的方法,是基于包括一台激光跟踪仪和一套转子支架的测量工具来实现的;
所述方法的实现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