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高聚高硫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8119.4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清;金斗星;殷忠朴;孙向魁;于永哲;冯欣;朱琳;王秋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高新区华纳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高聚高硫 含油 污水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油田高聚高硫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污水沉降除油、除油污水絮沉、污水除泥;其装置包括沉降罐、加药混合器和过滤器,沉降罐的顶部设有污水入口、上部设有收油口、下部设有沉降污水出口,加药混合器入口连接污水出口、侧壁连接加药器、出口连接过滤器的下部;过滤器内排列过滤芯管,过滤芯管的上口并连至管路,管路连接清水箱,过滤器的下口为泥渣出口。本发明的油田高聚高硫含油污水的处理装置和方法,采用在线调质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设备体积小,单设备可完成过滤及脱水工作,无需反冲洗,自动排放低含水干泥,降低了成本,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田高聚高硫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污水的来源不同,组成成份不同,浓度不同,其处理方法也不同,尤其硫化物、聚合物在油田采出水中普遍存在,带来了严重的腐蚀、结垢、硫酸盐还原菌 SRB 繁殖,处理困难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目前我国油田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一、核桃壳过滤法:含油污水首先通过自然沉降罐、混凝沉降罐工艺脱泥、脱油,脱油后的污水经核桃壳滤罐过滤完成。核桃壳过滤器是利用过滤分离原理研制成功的分离设备,采用了耐油滤材—特殊核桃壳作为过滤介质,利用核桃壳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截污量大的特性,去除水中的油和悬浮物。该设备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过滤时,水流自上而下,经布水器、滤料层、集水器,完成过滤。反洗时,搅拌器翻转滤料,水流自下而上,使滤料得到彻底清洗再生。
二、气浮法:原水进入混合反应器,在混合反应器中加入药剂(除油剂或混凝剂)以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在进水室污水和气水混合物中释放的微小气泡(气泡直径范围30~50um)混合。这些微小气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气浮体上升至水面凝聚成浮油(或浮渣),通过刮油(渣)机刮至收油(渣)槽;在进水室较重的固体颗粒在此沉淀,通过排砂阀排出。
三、磁分离法:磁分离技术是首先用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硫化物以及细菌等进行初步好絮凝,同时加入吸附剂作为絮核(铁粉),再加入助凝剂进一步加大和浓缩絮团,再经过泥水磁分离机,泥团被吸附在转盘上,污泥同时被铲除水系统之外,剩下的就是清水,从而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
四、离心分离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污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或者无机混凝剂,在增温的措施下实施污泥的回收。在离心分离过程中,离心转速越高,离心时间越长,污泥的含水率就越低;温度越高,水泥匀化越好,污泥的分离效果就越好。
上述几种方法都分别不同程度的存在操作复杂、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二次污染、不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等缺陷,尤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核桃壳过滤法,核桃壳过滤器的进水工艺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原水含油量应小于100mg/l,悬浮物含量应小于50mg/l ,所以污水进入滤罐前要增设混凝和絮沉工艺;同时滤料的更换、沉淀池和沉降罐的清理劳动强度大,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反冲洗污水排入沉淀池内,产生二次污染;人工清理后的高含水污泥的拉运会产生高昂的处理费用,污泥处理后的污水再次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造成含部分硫化物成份的杂质在油田地面工艺系统内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高聚高硫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油田高聚高硫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污水沉降除油:将体积比为1~5:100的含油污水注入沉降罐中,控制温度为30~60℃,停留时间为30~120min,并超声破乳、其频率为25~50Hz,去除漂浮石油;
(b)、除油污水絮沉:将经(a)处理的除油污水在容器中常温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污水总量的0.5~1%(重量百分比),充分混合, 至絮状物并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高新区华纳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高新区华纳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接口板主备用切换方法
- 下一篇:网络冲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