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8242.6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寒冰;方许;赵子彬;黄冬青;吴善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接 生物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风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
背景技术
粮食烘干机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机械设备,粮食烘干机需要配合加热设备使用。国内现行的粮食烘干机多数采取的是蒸汽锅炉、导热油炉、燃烧器或热风炉为烘干机进行加热。其中,蒸汽锅炉存在烟气排放污染严重、煤渣处理困难、粉尘难以控制、脱硫处理困难、易燃易爆等缺陷;导热油炉存在多种易爆炸因素、运行成本高等缺陷;燃烧器存在喷口易堵死导致气流不畅、风口易烧坏变形、喷口易脱落等缺陷。热风炉现在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但其多采用煤、焦炭、柴油、重油、煤气等作为燃料,但上述燃料燃烧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均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热风炉已逐渐被生物质热风炉所替代,所谓生物质热风炉就是以生物质作为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较传统燃料少。传统的生物质热风炉主要由炉体、炉膛、鼓风机、排风口、烟筒和燃烧室组成,炉膛位于炉体内,炉体下部设有炉门,燃烧室设在炉膛下部,生物质材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为炉膛加入,鼓风机向炉膛内吹入自然风,自然风与炉膛内壁碰撞加热,形成高温风,再经由排风口排出,而燃烧生物质所产生的烟气则由烟筒排出炉体,生物质燃烧后所产生的灰渣则通过炉体上的炉门清理。但是由于生物质普遍具有含水率高、燃料尺寸变化大和灰分含量高等特点,致使上述生物质热风炉配风不均匀,燃料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消烟除尘差、排放不环保等缺陷;此外,炉膛内燃烧产生的烟灰可能会夹杂在热风中,对后续利用过程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其配风均匀,燃料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环保性好,产生的热风更加洁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所述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使用稻壳、秸秆、木材等谷物废料作为燃料;所述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包括位于同一炉体内的燃烧部、换热部、热风缓冲部以及排烟部;换热部与燃烧部间空气不相互流通;其中,换热部利用燃烧室中谷物废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作为热风发生的能量来源;换热部产生的热风流经热风缓冲部后,再经排风管道排出炉体;燃烧部燃烧过程产生的烟灰经排烟部排出炉体。
其中,所述热风发生部由多根均匀排列的空心结构的换热管组成。
其中,所述换热管的材质为无缝钢管。
其中,所述换热管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其中,所述均匀排列指的是任意相邻两根换热管的中心间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燃烧部由带有耐火结构的钢质材料围成。
本发明的热风炉工作过程如下:谷物废料在燃烧部进行点燃,燃烧产生的热量与热风发生部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形成热风,热风缓冲部后,再经排风管道排出炉体;燃烧部燃烧过程产生的烟灰经排烟部排出炉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稻壳、秸秆、木材等燃料燃烧,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并提高了环保性;
(2)结构设计合理,设置了热风缓冲部,热风流动路径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3)采用间接加热方式产生热风,热风发生的空间与燃烧区域相互隔离,产生的热风更加洁净,不会对待烘干物料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含义如下:
1——炉体,2——炉膛,3——换热管,4——热风箱,5——排风管道,6——热风出口,7——排烟风机,8——出烟口,9——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使用稻壳、秸秆、木材等谷物肥料作为燃料。所述间接式生物质热风炉包括位于同一炉体内的燃烧部、换热部、热风缓冲部以及排烟部;换热部与燃烧部间空气不相互流通;其中,换热部利用燃烧室中谷物废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作为热风发生的能量来源;换热部产生的热风流经热风缓冲部后,再经排风管道排出炉体;燃烧部燃烧过程产生的烟灰经排烟部排出炉体。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