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食烘干机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8265.7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寒冰;方许;赵子彬;黄冬青;吴善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烘干机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粮食烘干机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粮种的改进、单产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烘干设备的投资增加,建设大、中、小型粮食烘干设施的越来越多。选配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可靠性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烘干机对于粮食干燥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至关重要。
粮食烘干机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控制对于粮食烘干机产品良率的提高至关重要,但现有的粮食烘干机的生产工艺大多是在整机生产完毕后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尺寸检验。这种方式难以及时更正尺寸误差,各项误差累积对于粮食烘干机的整体尺寸精确性会造成蝴蝶效应的结果,且对于过程控制的精确性提升也没有任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粮食烘干机的生产方法,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尺寸误差,对于偏差较大的及时调整,避免由于误差累积对粮食烘干机整体尺寸精确性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为粮食烘干机生产企业的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粮食烘干机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涉及尺寸的控制的环节进行全尺寸检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原材料和配件;
步骤二、原材料加工;
步骤三、下料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四、冲孔、钣金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五、焊接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六、打磨、喷砂除锈;
步骤七、喷漆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八、组装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九、整机试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原材料加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铣、刨、磨以及数控切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下料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剪切下料、气割下料、锯切下料以及砂轮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冲孔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冲孔和化学蚀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钣金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焊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熔焊、压焊和钎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尺寸检验贯穿在生产过程的每个必要环节,对于偏差较大的及时调整,避免由于误差累积对粮食烘干机整体尺寸精确性的巨大影响;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中尺寸检验且均采用全尺寸检验的方式。全尺寸检验是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对所有设计记录上标示的产品尺寸进行的测量。通过全尺寸检验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并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粮食烘干机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涉及尺寸的控制的环节进行全尺寸检验。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一种粮食烘干机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原材料和配件;
步骤二、通过焊接、铣、刨、磨以及数控切削等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步骤三、通过剪切下料、气割下料、锯切下料以及砂轮切割等方式进行下料,下料完毕后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四、采用激光冲孔、化学蚀刻等方式进行冲孔操作;采用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方式进行钣金操作,冲孔和钣金操作完毕后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五、采用熔焊、压焊和钎焊完毕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六、打磨、喷砂除锈;
步骤七、喷漆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八、组装并进行尺寸检验;
步骤九、整机试运行。
以上各步骤中尺寸检验且均采用全尺寸检验的方式,即对所有设计记录上标示的产品尺寸进行的测量,包括轴类尺寸的测量、孔类尺寸的测量以及大尺寸的测量等。测量的方法较为多样,例如,对于轴类尺寸可以采用量规法、钢尺法、卡尺法、测微仪法、仪器测量法、刀口光隙法和平晶干涉法等,对于空类尺寸可以采取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对于大尺寸可以采取直接测量、弓高弦长法、围绕法、滚轮法、辅助基面法、经纬仪测量等方法。
本实施例将尺寸检验贯穿在生产过程的每个必要环节,对于偏差较大的及时调整,避免由于误差累积对粮食烘干机整体尺寸精确性的巨大影响;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中尺寸检验且均采用全尺寸检验的方式。全尺寸检验是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对所有设计记录上标示的产品尺寸进行的测量。通过全尺寸检验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并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同时,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生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转台摆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冷却管穿管效率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