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9666.4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强;罗国虎;王升德;沈洪;薛亚波;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盘面 间隙 环流 径向 压力 对称 轴向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外壳、转轴,所述上端盖、下端盖盖设在所述外壳的上、下端上组成一封闭腔室;所述下端盖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凹陷部,所述转轴的下端伸进所述凹陷部内并形成环形间隙,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端盖的中部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转动;
所述封闭腔室内设有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流体驱动圆盘、流体隔离罩、密封腔体、多轴力传感器;所述流体驱动圆盘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端盖的上端面相对形成一盘面间隙;所述密封腔体的下端与所述流体驱动圆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多轴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多轴力传感器与密封腔体以及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流体隔离罩盖设在所述密封腔体上,且位于所述流体驱动圆盘上方,所述流体隔离罩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多轴力传感器上的转矩仅来自于所述流体驱动圆盘;
所述下端盖上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相通的进入孔,所述下端盖内周向均布有多个流出孔,每个流出孔上均设置有连通所述流出孔和所述封闭腔室的回流孔;液体自所述进入孔进入到所述封闭腔室内,再依次从所述回流孔、流出孔回流出来;所述进入孔、流出孔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进入孔上还设置有流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隔离罩下端开口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流体驱动圆盘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插进所述凹槽结构内,且所述流体驱动圆盘与所述流体隔离罩之间、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之间没有力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包括有一下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空腔结构的下端与所述流体驱动圆盘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密封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还包括一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外侧顶部,且所述上盖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空腔结构之间、所述空腔结构与所述流体驱动圆盘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转轴之间油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与所述转轴之间均设置有油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孔沿所述下端盖的径向设置,且所述流出孔的流出端位于所述下端盖的侧面;
每个所述流出孔上均设置有多个回流孔,所述回流孔垂直于所述流出孔,所述回流孔的一端连接所述流出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端盖的上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回流孔中,其中一个所述回流孔的出口相对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余所述回流孔上设置有控制通断的螺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塞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互换位置进行安装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回流孔盘面间隙环流径向压力流阻及非对称轴向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塞的外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到所述下端盖上的第一螺纹,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到所述下端盖上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尺寸、形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9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动态磨削力检测装置及其解耦算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动态扭矩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