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拔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0188.9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闫威;汤颂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9/02 | 分类号: | E02D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金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拔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插拔钢板桩、与插拔钢板桩连接的插拔管、与插拔管的下端连接的定位导向管、与定位导向管底部连接的水平支撑板、水平贯穿插拔管的下端且与水平支撑板相对设置的定位销钉和一侧与定位销钉连接另一侧搭设在水平支撑板上的顶承托板。通过设置插拔钢板桩对插拔管提供震动力、压力和升力,极大地减少了障碍物与周围土体之间摩擦力,进而减少后续拔除障碍物过程中的阻力;通过设置水平支撑板和顶承托板将障碍物与其下方的土体分开,并在插拔管上升的过程中提供顶托力,以将其拔出;通过设置与插拔管下端连接的定位导向管,在障碍物拔出过程中提供定位导向作用,防止其发生偏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场地地下障碍物清除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工序,也是复杂的、同时地下障碍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埋深等信息也具有不可确定性。基坑工程施工前,必须先对施工场地内地下不明障碍物进行清除破碎(简称清障),以防止在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障碍物,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目前,在施工前的清障过程中面对的地下障碍物主要有木桩、混凝土方桩、人防设施、钻孔灌注桩等,目前对障碍物的清除方法主要通过以下2个途径:一是明挖法,即采用直接开挖的方式进行障碍物清除,主要针对横截面较小、埋深较浅的障碍物,简单快速,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清障方式;二是360度全回转钻机法,即采用旋转圆筒拔桩机清除,该方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特别是针对横截面较大、结构复杂、以及埋深较深的障碍物(如钻孔灌注桩等)效果较好。然而对于埋较较深、横截面小的障碍物如木桩、方桩等的清除,目前尚无较好方法,若采用现有明挖法技术进行施工,因地下障碍物较深,对环境影响大,施工效果差;而采用360度全回转钻机技术进行清障,则施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未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拔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环境影响大,施工效果差以及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拔桩装置,包括插拔钢板桩、与所述插拔钢板桩连接的插拔管、与所述插拔管的下端连接的定位导向管、与所述定位导向管底部连接的水平支撑板、水平贯穿所述插拔管的下端且与所述水平支撑板相对设置的定位销钉和一侧与所述定位销钉活动连接另一侧搭设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的顶承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插拔管和所述定位导向管的横截面均为相对一侧设有开口的等腰梯形,且两个等腰梯形的下底边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插拔管和定位导向管的横截面的尺寸相同,所述插拔管和定位导向管均由钢材料制成,两者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板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定位导向管底部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钉水平贯穿所述插拔管中所述等腰梯形的两条腰对应的两个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钉上套设有两个套筒,所述套筒还与所述顶承托板的相应一侧固定连接,且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定位销钉的外径,所述套筒带动所述顶承托板绕所述定位销钉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插拔管的高度为6-9m,所述定位导向管的高度为6-50cm。
进一步的,所述顶承托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0~35c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拔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障碍物上部的覆土进行清除,使其顶部露出地面,以确定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及横截面尺寸;
S2:根据障碍物的横截面尺寸,选择相应的顶承托板,将其安装至水平销钉上,位置与水平支撑板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