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菌株及其灭活疫苗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0323.X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丹;梁宛楠;翁艳军;邢育钢;李敏;李洪艳;张凤强;赵刚;姜宇;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104;A61P31/04;A61P11/00;C12R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 |
地址: | 15006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貂 绿脓杆菌 血清 菌株 及其 疫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菌株及其应用,属于水貂绿脓杆菌菌株的分离和应用领域。本发明从多例疑似患有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病死水貂肺脏中,通过分离、鉴定和筛选等方法,最终得到一株致病力强、稳定性高的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DL012菌株,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44。本发明还公开了用该菌株制备灭活疫苗的方法,包括:培养菌株,获得菌液;加入灭活剂,将菌液灭活;混匀佐剂和菌液,配苗,即得。安全性、免疫效力试验证明,用本发明所分离的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DL012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免疫效力,对于绿脓杆菌所致的水貂出血性肺炎能够提供好的临床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貂绿脓杆菌,尤其涉及一株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菌株,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该菌株制备的预防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灭活疫苗,属于水貂绿脓杆菌的分离和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多发于每年9至11月份,该菌可通过患病水貂形成的飞沫及气溶胶传播。发病急、死亡快,所以又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以呼吸困难、口鼻出血、突发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死后典型症状为口鼻流出血样泡沫,剖检肺脏呈弥漫性出血。
绿脓杆菌,属于γ变性菌门假单胞菌科,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目前对绿脓杆菌分型常用方法是血清学分型,国际血清分型系统根据菌体O抗原将其分为20个不同的血清型。日本科学家Homma根据O抗原将绿脓杆菌分为A~N群,并且根据此系统形成的试剂盒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应用。
绿脓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同时避免了使用抗生素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报道了水貂出血性肺炎病例,此后相继有该病报道,调查发现中国各地水貂出血性肺炎以G型为主,流行情况为60%~80%不等,其次是B型和C型,由于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制备的单苗具有针对性。因此,研制一种防治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安全性好、保护效力高的灭活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株致病力强、稳定性高的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菌株;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将所分离的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菌株应用于防治水貂出血性肺炎。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制备防治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灭活疫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从多例疑似患有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病死水貂肺脏中,通过分离、鉴定、筛选、检测最终得到了24株血清G型菌株,对24株菌株的致病力进行筛选,得到致病力较好的3株血清G型菌株,对3株菌株稳定性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稳定性高的水貂绿脓杆菌血清G型DL012株,已将分离的菌株提交专利认可的机构进行保藏,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12144;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是:2016年2月24日:保藏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未经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