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0498.0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2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淳;罗俊;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74/08;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接入 方法 站点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信道接入方法包括:当站点在目标信道接收到PPDU时,检测该PPDU是否为上行PPDU,若是上行PPDU,基于PPDU中的第一信号测量RSSI1;获取该PPDU中的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站点基于PPDU中的第二信号测量RSSI2,比较所述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与站点的第二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根据RSSI2,确定是否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若能,站点竞争接入目标信道;站点根据RSSI1确定接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不仅可以保证不对上行PPDU的传输产生干扰,还可以保证不对上行PPDU相邻传输的下行PPDU传输产生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往往会存在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其中,每个BSS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站点(Station,STA),当然,一些BSS还可以包括AP接入点(Access Point,AP),例如:所有BSS都包括AP,或者只有部分BSS包括AP。STA可以与该STA所属的BSS中的AP关联,或者可以与其他BSS中的AP关联,STA通过关联的AP进行网络传输,每个BSS都有唯一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属于该BSS的所有站点都具有该BSS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
在实际的应用中,多个工作在相同信道上的BSS(即是多个工作在相同信道上且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不相同的BSS)在覆盖区域上出现交叠的情形很普遍,从而形成交叠BSS(Overlapping BSS,OBSS),即OBSS与另一个或者多个BSS在相同信道上存在交叠的覆盖区域。例如:BSS1和BSS2使用信道中存在相同信道,且BSS1和BSS2在该相同信道上的覆盖区域存在交叠的区域,那么BSS1就是BSS2的OBSS,或者BSS2是BSS1的OBSS,互为OBSS的站点可以使用相同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1所示,假设STA1和STA2互为OBSS站点,AP1是STA2所关联的接入点,AP1发送触发帧,STA2根据AP指示在目标信道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PHY)protocol data unit,PPDU)。使用相同目标信道的且与STA2互为OBSS站点的STA1可接收到该上行PPDU。STA1会对该PPDU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当测量的信号强度高于最大空间复用门限时,确定上述目标信道为禁止空间重用,当测量的信号强度低于上述最大空间复用门限时,确定上述目标信道为允许空间重用,并接入该目标信道。
现有技术仅能保证STA1不干扰STA2对AP1的上行传输,但无法保护STA2的接收,例如STA2需要接收AP发送的确认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不仅可以保证不对上行PPDU的传输产生干扰,还可以保证不对该上行PPDU相邻传输的下行PPDU传输产生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可包括:
当站点在目标信道接收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时,检测该PPDU是否为上行PPDU;
若是上行PPDU,则该站点基于该PPDU中的第一信号测量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1),该第一信号在该目标信道的目标频域资源发送;
该站点获取该PPDU前导信号中的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
该站点基于该PPDU中的第二信号测量第二接收信号强度RSSI2,该第二信号使用的频域资源为该目标频域资源的全部或部分;
该站点比较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与站点自身的第二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