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1389.0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4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龙;孙永杰;李素格;李自夺;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卓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071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是申请号:2015101103048,申请日:2015-03-13,发明名称: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中使用的基坑降水支护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大城市中,新建的建筑物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通常都达到若干层,基坑深度甚至从十几米到几十米。因此,对基坑施工的方法也提出新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井点降水施工技术,一般先采用普通地质钻机经泥浆护壁钻进成孔后,安装过滤管形成管井,再在过滤管内采用高压水喷射冲洗,破坏护壁泥浆结构层,并使过滤管管周自形成过滤层,然后将前端设有潜水泵的出水管设置于过滤管内,最后启动潜水泵实现井点降水。但该种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操作繁琐,而且过滤管极其容易淤积堵塞,导致井点堵死成为死井。使得降水不成功,很容易导致重大的工程事故,如国内屡见报道的基坑坍塌事故均与此有关。
现有的施工方法中,还有使用在钻孔中灌填砂石填料作为过滤层的施工方法,但是该种方法同样具有施工繁琐的缺陷,而且也同样不能避免淤积堵塞,导致井点堵死成为死井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有效简化了施工的工序,使得实际施工操作简便,而且能避免井点堵死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井点降水的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点的钻井位置、沟槽位置、水平高程;
(2)采用钻井机械在确定的钻井位置,钻出符合设计深度的井孔;
(3)开挖铺设井点管道的沟槽;
(4)进行井孔内的管道铺设,将底端设置有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井点管放入井孔内,将井点管的底端固定至设计深度处;
(5)将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进行膨胀,将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涨开,使其紧贴在井孔壁上,起到支撑井孔壁和过滤的作用;
(6)安装抽水泵,铺设输水总管,将各井点管的出水端与输水总管连接,进行抽水施工;
其中,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包括:
基管,其为管状部件,基管壁上沿管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列长条状的裂缝,并且相邻列中的长条状裂缝相互错开;
过滤层,覆盖基管形成为大致管状;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径向的膨胀变形方式为:直接施加液压力至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内部,使其膨胀;
套筒,覆盖在管状的过滤层的外部,套筒的壁上沿管延伸的方向设置若干列菱形的孔,并且相邻列中的菱形孔相互错开。
本发明在施工中采用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在膨胀施工完成后,径向通过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水经过各层的过滤,无阻碍的将地下水排出,而将砂和淤泥阻挡在井孔内。如此,膨胀后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使得防砂后获得的内径最大,增加了井孔内的泄流面积,同时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对于井孔壁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地下水的排出,又能避免井孔内常见的由于空隙存在而产生的环空堵塞、井孔壁冲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及其膨胀示意图。
附图2是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某工程深基坑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
(1)根据井点降水的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点的钻井位置、沟槽位置、水平高程;
(2)采用钻井机械在确定的钻井位置,钻出符合设计深度的井孔;
(3)开挖铺设井点管道的沟槽;
(4)进行井孔内的管道铺设;具体为将钻井机械的钻头撤离井孔,将底端设置有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井点管放入井孔内,将井点管的底端固定至设计深度处;
(5)将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进行膨胀;将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涨开,使其紧贴在井孔壁上,起到支撑井孔壁和过滤的作用;
(6)安装抽水泵,铺设输水总管,将各井点管的出水端与输水总管连接,进行抽水施工。
如附图2所示,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包括:基管1,其为管状部件,基管壁上沿管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列长条状的裂缝,并且相邻列中的长条状裂缝相互错开;过滤层2,覆盖基管形成为大致管状;套筒3,覆盖在管状的过滤层的外部,套筒的壁上沿管延伸的方向设置若干列菱形的孔,并且相邻列中的菱形孔相互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卓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卓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