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性系良种幼年茶树移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1983.X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宴志;张宴翠;李芳芳;高风霞;张家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浦桥玉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8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性 良种 幼年 茶树 移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性系良种幼年茶树移植方法,尤其是一种长江 中下游伏秋干旱地区无性系良种幼年茶树栽植方式,属于茶树培植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 目前在许多地区广泛推广种植无性系良种茶树(例如龙井43、龙井 长叶、中茶108、平阳特早等)。无性系良种从群体中选育或通过有 性杂交选育而成,其植株高矮、芽叶颜色、发芽整齐度、内含有效成 份等性状较为一致,其根系以侧根为主,少量侧根虽可入土较深代替 主根的作用,但深度有限,一般在50厘米以内。
由于无性系良种茶树成园快,投产早,因此成为促进茶产业快速 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无性系良种茶树主要采取短穗扦插繁殖 而成,因此在诸如长江中下游伏秋干旱地区普遍成活率不高(不超过 70%),如何提高成活率已成为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可 以使成活率高达90%以上的无性系良种幼年茶树移植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申请人经过多年研究试验形成的本发明无性 系良种幼年茶树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深翻平整——清除地表杂物,土壤深翻80-100厘米、 平整的坡度≤12度;
第二步、开沟施肥——按大行距140±10cm开出底宽40±2cm、 深30±2cm的施肥沟,向沟内施有机肥后回20±2cm厚的土,并与槽 内的有机肥用拌匀,留出栽植沟;余土留作回填土;
第三步、茶苗栽植——在秋季或春季在栽植沟内以小行距30± 1cm、株距25±1cm栽入呈“丁”字形排列的双行茶苗;
第五步、浇水——茶苗栽植后及时浇灌,直到土壤不能进一步渗 水为止;
第六步、修剪——修剪栽植后的茶苗,使其高出地面10±2cm, 需确保修剪后茶苗留有两片以上的叶片,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提高 成活率;
第七步、培土——将回填土回甜到移栽沟内。
采用本发明后,可使无性系良种幼年茶树移栽成活率显著提高, 因此极大促进了老茶园常规品种的升级换代以及无性系优良品种的 推广,且操作简便易行,省时省力,成本经济。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控制每亩施有机肥1±0.1吨。
进一步,所述第七步培土后再次浇灌,直到土壤不能进一步渗水 为止。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茶苗栽入深度10±1cm,回土保证茶苗根系 自然舒展。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每亩栽入茶苗3800-4000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栽植沟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栽植沟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无性系良种幼年茶树移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深翻平整——清除地表杂物,土壤深翻80-100厘米,这样 可以破坏板结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平整的坡度≤12度。因为坡度 大小直接影响土层的厚度、含石量及其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等。茶 园坡度愈大,土层愈薄,含石量高,冲刷作用愈强烈,保水、保土和 保肥能力愈差,坡度在20°的新垦茶园,当年土壤冲刷量每公顷达 250吨,比坡度5°的茶园多两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地形坡度。并 且这样有利于茶园机械化作业。
第二步、开沟施肥——按大行距140±10cm开出底宽40±2cm、 深30±2cm的施肥沟,向沟内施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约1吨后回20 ±2cm厚的土,并与槽内的有机肥用拌匀,留出栽植沟,此沟能储存 一定的雨水,形成一个小储水池。余土留作回填土(参见图1)。
第三步、茶苗栽植——秋季(10-11月)或春季(2-3月),最好 温度达到5C°-15C°,在栽植沟内以小行距30±1cm、株距25±1cm 栽入呈“丁”字形排列的双行茶苗,靠沟5cm左右处拉一条尼龙丝作 为标线,茶苗顺尼龙丝置于拌好肥土的沟内,栽入深度10±1cm,确 保茶苗根系自然舒展,像栽树一样回土,亩栽控制3800-4000株。
第五步、浇水——茶苗栽植后及时浇灌(俗称:浇透定根水), 直到土壤不能进一步渗水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浦桥玉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浦桥玉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垃圾桶底座
- 下一篇:输液管加热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