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底板竖向施工缝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2313.X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豪;张全义;谈伟;宋旭峰;陈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8 | 分类号: | E04B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核心 底板 竖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底板竖向施工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的高度屡创新高、项目体量日趋增大,且项目建设工期紧。对于超高层的建筑物,塔楼往往处于关键施工线路上,其工期比较长,就需要保证施工的进度、施工的安全,同时要防止底板发生不均匀沉降,避免对施工缝造成严重破坏。
通常超高层建筑底板施工时为保证底板混凝土成型质量、减少底板渗水风险,均采取整体施工,然而此种施工方法占用工期长,基坑暴露时间长,容易增大基坑风险。而且对于下面的情况,还存在很多不同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比如:(1)地下水系丰富地段,地下室底板施工缝作为大面积底板的薄弱点,结构抗渗设计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难题;
(2)对于地下室底板厚度较大的塔楼,普通的竖向模板不足以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缝附近底板容易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容易对施工缝造成严重破坏。
因而,在超高层核心筒底板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施工缝的抗渗、抗冲切能力和侧面封堵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底板竖向施工缝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底板竖向施工缝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加强钢筋施工,在超高层核心筒底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横向和纵向的加强钢筋,横向的加强钢筋进行锚固,并挑出一定长度,沿施工缝方向布置;纵向的加强钢筋沿施工缝方向通长布置,沿横向的加强钢筋范围内布置,加强筋与底板面筋和底筋焊接固定;
步骤二:抗冲切工字钢施工,在第一级斜面和第二级斜面中部埋设有抗冲切工字钢,在塔楼底板范围内沿施工缝方向布置,上、下抗冲切工字钢挑出施工缝一定长度,并锚入先浇混凝土中;
步骤三:侧面钢筋网片施工,沿施工缝方向桩间搭设B型工字钢作为钢管斜撑架的支点;施工缝侧面采用钢筋网片封堵,内侧敷设快易收口网;所述钢筋网片上部竖向筋延伸至底板底筋,下部竖向筋延伸至底板面筋,进行锚固;钢筋网片中间部位放置止水钢板;所述钢管斜撑架,是由上部三道钢管、下部两道钢管和水平钢管连接而成,并传力到桩间支撑用的钢管支撑工字钢上;钢管斜撑架与钢筋网片焊接固定;
步骤四:抗冲切钢筋施工,在侧面的钢筋网片安装完成后,在底板马镫间焊接沿施工缝方向的水平筋,水平筋固定在抗冲切钢筋锚固端部;
步骤五:橡胶止水条施工,橡胶止水条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拆除钢管斜撑架后,在第一级斜面和第二级斜面中部埋设橡胶止水条,进行压实,并清除表面,使缝面无水、干净、无杂物;
步骤六:注浆施工,先埋设注浆管,沿施工缝水平方向用钢筋固定一根竖向注浆管、进行扎牢;所述注浆管是全断面结构,并把注浆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小于150mm,然后进行注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加强钢筋和底板采用钢筋双排双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抗冲切工字钢采用B型顶撑槽钢,抗冲切工字钢两端与内外顶撑槽钢焊接,并在顶撑槽钢上焊接有顶托角钢,用于顶托抗冲切工字钢;两道顶撑槽钢的根部均设有钢垫板,并固定在底板垫层上。考虑抗冲切工字钢支撑架体高度较高,缺乏稳定性,为保证施工安全,将抗冲切工字钢架体与塔楼大面积底板的型钢支撑架体通过大直径钢筋拉通焊接成整体。同时,大面积底板均采用槽钢作为支撑架体,下垫钢垫板,上部用C28钢筋拉结,中部用C25钢筋拉结。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抗冲切工字钢采用56C型工字钢,工字钢设加强肋,工字钢上下各设两排栓钉。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橡胶止水条是设置在安放槽中,将橡胶止水条嵌入安放槽内,用水泥钉压实钉牢橡胶止水条。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在塔楼核心筒底板设垂直施工缝,将超高层核心筒底板垂直分段施工,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深基坑暴露时间,减少风险,而且可提高施工速率、减少劳动力投入,且抗冲切工字钢作为主要抗切受力,辅以抗冲切钢筋、加强钢筋及注浆系统,保证超高层核心筒底板施工的高效性,为施工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强钢筋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字钢布置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面封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注浆系统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