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臂旋转关节角度测量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2434.4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文;王昊奇;李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臂 旋转关节 角度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教学的前臂旋转关节角度测量尺。
背景技术
康复功能评定是进行临床康复训练的必要过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是康复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在临床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教学过程中,需要测量关节活动范围,但是现有的关节角度量角器不能满足测量要求,导致测量的精准度低,容易出现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关节角度量角器不便于测量前臂旋转关节的活动范围,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测量的前臂旋转关节角度测量尺,以便提高关节活动测量的准确度。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臂旋转关节角度测量尺,包括角度测量盘、测量臂、连接杆,所述的角度测量盘为半圆形结构,沿圆周表面标有0-90度的角度刻度,角度测量盘底边的中心点处安装有销轴,所述的测量臂分为第一测量臂和第二测量臂,第一测量臂与连接杆用销轴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测量臂连接,第一测量臂与角度测量盘基准线的夹角为90度,第一测量臂与第二测量臂相平行,第一测量臂与第二测量臂所形成的平面与角度测量盘表面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为可伸缩结构,分为两节,一节为固定端,另一节为测量端,连接杆的固定端与角度测量盘、第一测量臂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杆的测量端与第二测量臂连接。
进一步,连接杆的最短长度为8cm,最长长度为15cm。
进一步,测量时第一测量臂与第二测量臂通过连接杆连为一体,共同旋转。
进一步,所述角度测量盘半径为10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目前现有关节角度量角器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针对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测量的前臂旋转关节角度测量尺,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由于测量尺的连接杆连接第一测量臂和第二测量臂,角度测量盘中心点销轴铰接连接第一测量臂并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测量臂连接,角度测量盘标有角度刻度,在操作时手握住第二测量臂进行前臂的旋前、旋后活动时,可以准确方便的在刻度盘上读出角度,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同时,该装置可以进行足部内外翻的测量,且测量效果优于现有关节角度尺,方便不同人群在社区康复、医院康复、学校康复教学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张开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角度测量盘1,角度测量盘中心点2,连接杆3,第一测量臂4,第二测量臂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未说明的条件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前臂旋转关节角度测量尺由角度测量盘2、连接杆3,第一测量臂4,第二测量臂5组成。具体结构参见附图1。
本实施例的角度测量盘1是半径为10cm形似量角器的半圆形结构,角度测量盘1沿圆周表面标有0-90度的角度刻度,角度测量盘1的正中刻度为90°,两边基准线为0°,为了满足前臂旋前、旋后的测量要求。角度测量盘底边的中心点2处安装有销轴。
测量臂分为第一测量臂4和第二测量臂5,第一测量臂4与连接杆3用销轴铰接,连接杆3为可伸缩结构,分为两节,同轴旋转,一节为固定端,另一节为测量端,伸缩时最短长度为8cm,最长长度为15cm。连接杆3的固定端与销轴铰接,连接杆3的测量端与第二测量臂5连接。第一测量臂4与第二测量臂5相平行,第一测量臂4与第二测量臂5所形成的平面与角度测量盘1的表面相垂直。测量时用连接杆3连接的第一测量臂4和第二测量臂5成为一体,共同旋转,完成测量目的。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测量准确、方便测量的目的,第二测量臂5通过连接杆3与第一测量臂4同轴旋转,第一测量臂4可以方便地在角度测量盘1上读出角度刻度,为了便于操作第一测量臂4与第二测量臂5之间的距离,用手掌握持第二测量臂5进行旋转活动。
为了方便测量,角度测量盘1的正中刻度为90°,两边基准线为0°,可以满足前臂旋前、旋后的测量要求。测量前臂旋前、旋后的关节活动度时,第一测量臂4与第二测量臂5的起始位置置于90°位置,当用于测量足部内外翻时,置于0°位置。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危急病人救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INA128的脑电采集前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