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2554.4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欣泉;陈用武;卢柳忠;何惠欢;李日荣;凌长清;陆登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B01D1/30;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酒精 蒸馏 热源 糖蜜 废液 蒸发 浓缩 系统 | ||
1.一种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糖蜜酒精废液流动方向,依次包括:
Ⅴ效蒸发器,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第一加热室和位于上方的第一汁汽室;
Ⅳ效蒸发器,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第二加热室和位于上方的第二汁汽室,所述第二汁汽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加热室连通;
Ⅲ效蒸发器,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第三加热室和位于上方的第三汁汽室,所述第三汁汽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加热室连通;
第一加热器,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加热室连通;
澄清池,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加热器连通;
第二加热器,其通过管道与所述澄清池连通;
第三加热器,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加热器连通;
Ⅰ效蒸发器,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第四加热室和位于上方的第四汁汽室,所述第四汁汽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加热器连通;
Ⅱ效蒸发器,均包括设置于下方的第五加热室和位于上方的第五汁汽室,所述第五汁汽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加热室连通;
其中,采用锅炉或汽轮发电机产生热蒸汽,蒸汽管道设置为使得:锅炉减温减压蒸汽或汽轮发电机背压饱和蒸汽通入所述第四加热室,经所述第四汁汽室后进入第五加热室,经过所述第五汁汽室进入后进入所述第三加热室和酒精蒸馏间洗涤塔,经过所述第三汁汽室后进入第二加热室和酒精蒸馏间成熟醪二级加热间,经过所述第二汁汽室进入后进入所述第一加热室和所述第一汁汽室;
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均一致,包括:
加热器主体,其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加热器主体的侧壁为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夹层内填充空气,所述加热器主体顶部、底部分别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
搅拌筒,其为两端开放的圆柱状结构,所述搅拌筒套设于所述加热器主体内,所述搅拌筒与所述加热器主体的侧壁平行并相隔一定距离形成一环状空间,所述搅拌筒的外表面垂直设有多个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沿其长度方向连接多个柔性橡胶条,其中,所述搅拌筒的筒壁由过滤网制成,所述过滤网的网孔为边长为3~5cm的正方形,所述搅拌筒与第一电机连接,以实现所述搅拌筒的转动;
搅拌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搅拌筒内的搅拌杆,以及与所述搅拌杆连接的多个子搅拌杆,所述子搅拌杆由多个第二杆体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二杆体包括一不锈钢杆体以及与其连接的柔性橡胶杆体,其中,所述搅拌杆与第二电机连接;
加热装置,其包括固定于所述搅拌筒内表面的多个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由多个第一加热板彼此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加热板由两个呈60°的第二加热片构成,所述第二加热片表面呈波浪状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供料泵,其设置在连通所述Ⅴ效蒸发器与所述Ⅳ效蒸发器的管道上;
第二供料泵,其设置在连通所述Ⅳ效蒸发器与所述Ⅲ效蒸发器的管道上;
第三供料泵,其设置在连通所述Ⅲ效蒸发器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管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澄清液箱,其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澄清池以及所述第二加热器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为脉冲澄清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室、所述第二加热室的底部、所述第三加热室的底部、所述第四加热室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五加热室的底部均设有一超声波震动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汁汽室与抽真空冷凝器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酒精蒸馏间热源的糖蜜酒精废液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包括:
池本体,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中空圆柱形的上部分和上大下小的中空圆台形的下部分,所述下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盖体;
硅藻泥层,其设置于所述池本体的内壁面;
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其呈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所述上部分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可拆卸的水平内接于所述上部分内的底部,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60%,高度为3-5cm;
第二生态混凝土层,其呈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所述上部分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可拆卸的水平内接于所述上部分内,并与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具有一定间隔,所述第二生态混凝土层的孔隙率为50%,高度为3-5cm;
其中,所述下部分的空腔内以及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和第二生态混凝土层之间的空间均设置有400目的活性炭颗粒,所述下部分的空腔内活性炭颗粒占所述下部分空间的5%-10%,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和第二生态混凝土层之间的活性炭颗粒占所述第一生态混凝土层和第二生态混凝土层之间空间的3%-5%;所述第一加热器其通过管道与所述澄清池的底部连通,澄清池的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池本体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加热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5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