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件用金属衬套紧固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2756.9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曰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球明标准件有限公司;上海球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球明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件 金属 衬套 紧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件增加强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件用金属衬套紧固件。
背景技术
现有塑料件在螺栓紧固过程中易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只能通过在紧固部 位增加加强筋强度来提高塑料孔强度,但这会大大增加模具开发费用,而且无法完 全解决塑料件紧固过程中的变形及开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 大大增加塑料件强度、成本低的塑料件用金属衬套紧固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件用金属衬套紧固件, 用于塑料件在螺栓紧固过程中对塑料件进行加固,所述的塑料件上设置圆形孔洞, 该紧固件为空心圆柱体,在紧固件的侧面设置轴向的直槽,该直槽将紧固件的内壁 与外壁贯通,所述的紧固件与塑料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本发明取消了 现有塑料件运用增加加强筋来提高强度的方法,对原有的塑料件结构进行了彻底改 变,在塑料件无加强筋的情况下,运用金属衬套的安装达到提高塑料件基体强度的 目的。
所述紧固件的厚度为1.5mm,所述直槽的宽度为1~1.6mm,增加直槽的目的 是为了使紧固件能进行收缩,在安装时方便装入塑料件内,装入塑料件后,紧固件 涨开,紧紧卡在塑料件的圆孔内。
所述的紧固件的材质包括65Mn,该紧固件通过模具冲压、去毛刺、表面涂覆 加工而成,使用65Mn钢是因为本材料抗拉强度高且国内易于购买,可提升本发明 紧固件的强度,且能降低成本。
所述塑料件上设有贯穿塑料板的圆形孔洞,在未装配时,所述圆形孔洞的直径 比紧固件外径小0.2mm。
所述塑料件的厚度与所述紧固件的高度相同。
所述的紧固件的两端面上设有倒角,倒角的角度≥15°,设置倒角的目的为使 紧固件插入塑料件更加容易。
当所述紧固件对塑料件进行加固时,将紧固件插入塑料件的圆形孔洞中,通过 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以此保证金属衬套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松脱现象,装 有金属衬套的塑料件抗挤压强度大大提高。
所述螺栓的外径与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后的紧固件的内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设计新颖,和已有的塑料件繁琐的加强筋结构相 比,只需将金属推入塑料件的匹配孔内即可完成安装。
(2)本专利技术针对投资商也是看好项目,投入不高,小商品大市场,投资 回报率相当高。
(3)增加工效降低成本:原有塑料件因增加了过得加强筋结构,模具费用非 常的高昂且加工周期很长,而现有方式大大降低了塑胶件的开模成本及周期,只需 将金属衬套推入塑料孔即可完成安装,并提高了塑料基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紧固件与塑料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塑料件用螺栓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塑料件,2为紧固件,3为螺栓,4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 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 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塑料件用金属衬套紧固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紧固件为空心圆柱体, 在紧固件的侧面设置轴向的直槽,该直槽将紧固件的内壁与外壁贯通,该紧固件的 厚度为1.5mm,直槽的宽度为1.0mm,该紧固件由65Mn型钢通过模具冲压、去毛 刺、表面涂覆加工而成,在紧固件两端设置60°倒角。
当该紧固件2用于增强塑料件1强度时,塑料件上圆形孔洞的直径比紧固件的 外径小0.2mm,将紧固件2进行挤压,直槽宽度减小,即紧固件2的外径减小, 当紧固件2的外径减小至与塑料件1上孔洞的直径相同时,将紧固件2插入塑料件 1的孔洞内,并与塑料件1两端面齐平,此时,紧固件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塑 料件1完成装配,其装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
当塑料件2需要螺栓固定时,将螺栓3插入已装配紧固件2的塑料件1孔洞内, 此时螺栓3的外径与紧固件2的内径相同,螺栓3不会晃动,最后通过螺母4将螺 栓3固定,从而达到固定塑料件的目的,此时塑料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球明标准件有限公司;上海球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球明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球明标准件有限公司;上海球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球明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型万能膨胀栓
- 下一篇:水溶性珍珠粉的制备及软胶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