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的杂化颗粒及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3633.7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蓉;李成良;罗遂斌;于淑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9/10;C08K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颗粒 及其 聚合物 复合材料 | ||
1.一种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贱金属的有机盐溶液、贱金属的无机盐溶液和贱金属的氢氧化物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溶于还原剂,加入抗氧化层的原料组成和铁电陶瓷颗粒;
室温下以200r/min-16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60min,超声10min-120min,得到悬浊液;
将所述悬浊液在120℃-250℃下油浴10min-240min,油浴过程通入保护气体,反应完成后继续搅拌10min-60min并持续通入保护气体;
经清洗、离心、分离、清洗处理后,在真空条件下干燥1h-12h,得到所述抗氧化的杂化颗粒;
所述贱金属颗粒沉积在所述铁电陶瓷颗粒表面,形成铁电陶瓷-金属杂化颗粒,所述抗氧化层包覆在所述铁电陶瓷-金属杂化颗粒表面,形成所述抗氧化的杂化颗粒;
所述贱金属颗粒的粒径为15nm-35nm,所述铁电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0nm-500nm;
所述抗氧化层的原料组成的添加量为所述铁电陶瓷颗粒和贱金属颗粒总质量的0.15%-0.5%;
所述抗氧化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油胺和高级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贱金属颗粒为铝纳米颗粒、铁纳米颗粒、锌纳米颗粒、铜纳米颗粒、镍纳米颗粒、锡纳米颗粒和钨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葡萄糖、多元醇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贱金属颗粒在所述铁电陶瓷颗粒表面的沉积率为5%-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电陶瓷颗粒为钛酸铜钙陶瓷颗粒、钛酸钡陶瓷颗粒、钛酸铅陶瓷颗粒、钛酸锶钡陶瓷颗粒和锆钛酸铅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脂肪酸为棕榈酸、硬酯酸、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总质量为100wt%计,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包括20wt%-80wt%的聚合物和20wt%-80wt%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
其中,所述抗氧化的杂化颗粒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氧化的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偏二氟乙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橡胶和双马来亚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频率为1kHz、室温下的介电常数为20-2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频率为1kHz、室温下的介电常数为50-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6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