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4389.6 | 申请日: | 2016-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兰;贺玉娟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H04M1/725;H04M19/02;H04M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400 四川省什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拨打 电话 后就可 提供 直流 供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供电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出差、旅游、外出学习、休闲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随身都携带有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这些数码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往往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各种公共场所需要一种方便支付的充电设备。
同样,以电池电力为动力的各种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并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了方便延续续航里程,同样需要一种方便支付的充电设备。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一些特殊的需要,在公共场所也存在着其它方便支付的临时用电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就可解决在公共场所为手机、电动自行车等设备提供充电功能的交直流供电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述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包括移动通信信号接收电路、有线电话振铃接收电路、摘机电路、蓝牙模块、语音提示电路、直流供电模块、交流供电模块、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移动通信信号接收电路、所述有线电话振铃接收电路、所述蓝牙模块、所述语音提示电路和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摘机电路连接,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和所述交流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移动通信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和处理通过拨号呼入的移动通信信号,所述有线电话振铃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和处理通过有线电话网络拨号呼入的振铃信号,所述摘机电路负责对呼入的电话摘机并启动所述语音提示电路和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工作,所述蓝牙模块用于连接手机拨打电话,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和所述交流供电模块受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所述移动通信信号接收电路内装有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简称SIM卡)或User Identif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简称UIM卡)。
所述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接入移动电话网络后,当有电话呼入时,所述移动通信信号接收电路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摘机电路,所述摘机电路随即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移动通信信号接收电路,使得呼入的电话被摘机。
所述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接入有线电话网络后,当有电话呼入时,所述有线电话振铃接收电路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摘机电路,所述摘机电路随即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有线电话振铃接收电路,使得呼入的电话被摘机。
任何一部手机与所述蓝牙模块配对连接成功后拔打任一电话用户,所述电话用户摘机后,所述蓝牙模块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摘机电路。
进一步,所述摘机电路在呼入的电话被摘机后,所述摘机电路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语音提示电路,所述语音电路随即播放预先录制的语音,所述摘机电路同时输出一电平信号到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随即控制所述直流供电模块或所述交流供电模块输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所述摘机电路输出到所述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的电平信号一直保持到呼入电话者或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的手机挂断电话时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所述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安装于公共场所,解决了人们在公共场所对手机、蓄电池作为能源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设备的充电需求。
由于所述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通过拨打电话就可以完成在公共场所对手 机、蓄电池作为能源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设备的充电,从而很方便地解决了对充电费用的支付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通过拨打电话后就可提供交直流供电的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兰;贺玉娟,未经王秀兰;贺玉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4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