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铜管内管壁修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4547.8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游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环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7/12 | 分类号: | B23D6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管 管壁 修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铜管内管壁修边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铜管在通过铸造成型后,往往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需求,将它进行分断切割,铜管在切割后,往往会在自身的切割端部,尤其是内管壁上残留大量的毛刺。为了节省成本,人们大多数都采用锉刀将这些毛刺进行去除,但铜管的内壁直径较小,采用锉刀往往不好工作且耗费的劳力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成本较低且去除毛刺相对较为方便的一种用于铜管内管壁修边器。
一种用于铜管内管壁修边器,包括底板垂直焊接而成的左圆管与右圆管,所述右圆管内侧上部、下部均沿纵向滑动安装有圆锉刀,所述圆锉刀左端均铰接连有连杆,所述左圆管内部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有与两个连杆均铰接相连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连接有气缸。
所述左圆管、右圆管上均开有将两个连杆均辅助滑动安装的副滑槽。
上述设备在使用时,先将本发明的右圆管部位手动深入到被切割后的铜管的圆弧内端面的被切割位置处,然后通过气缸将控制块向左拉动,使得两个锉刀分别从上下两个位置与铜管的被切割端的内管壁相抵,然后通过手动握住左圆管进行旋转,便可将铜管内管壁处存在的毛刺去除,比传统采用锉刀手工去除毛刺的方法要简便。此外,采用两个圆锉刀的方式相对能提高去除毛刺的速度和节省劳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等特点,还能够通过自动控制两个圆锉刀与铜管内管壁相抵,达到方便且快速手工去除毛刺以及节省劳动力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铜管内管壁修边器,包括底板垂直焊接而成的左圆管1与右圆管2,所述右圆管2内侧上部、下部均沿纵向滑动安装有圆锉刀3,所述圆锉刀3左端均铰接连有连杆4,所述左圆管1内部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有与两个连杆4均铰接相连的控制块5,所述控制块5连接有气缸6。
所述左圆管1、右圆管2上均开有将两个连杆4均辅助滑动安装的副滑槽7。
上述设备在使用时,先将本发明的右圆管2部位手动深入到被切割后的铜管的圆弧内端面的被切割位置处,然后通过气缸6将控制块5向左拉动,使得两个锉刀3分别从上下两个位置与铜管的被切割端的内管壁相抵,然后通过手动握住左圆管1进行旋转,便可将铜管内管壁处存在的毛刺去除,比传统采用锉刀手工去除毛刺的方法要简便。此外,采用两个圆锉刀3的方式相对能提高去除毛刺的速度和节省劳动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环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无为县环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4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温度感测装置的燃料电池
- 下一篇:双电极柱功率型方体镍氢电池